盛夏七月,黔中大地果香四溢。在镇宁自治县六马镇的蜂糖李种植基地,金黄透亮的果实缀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其间采摘、分拣、装箱,一辆辆冷链运输车沿着G354国道疾驰而去,将这份来自云贵高原的甜蜜送往全国消费者手中。这条蜿蜒于喀斯特山区的公路,不仅承载着蜂糖李“黔货出山”的使命,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生动注脚。

G354线乐纪至坝草路段沿线绿水青山
作为贯穿黔中腹地的重要干线公路,G354国道在镇宁境内串联起六马、良田、沙子等蜂糖李核心产区。2025年,随着镇宁蜂糖李稳定种植面积已达22.01万亩,产量达6.75万吨,这条公路的交通动脉作用愈发凸显。今年蜂糖李其中80%途经G354线运往贵阳物流园、广州果蔬批发市场等集散地,较传统路线缩短运输时间3小时以上,损耗率从15%降至5%以下。

过去的G354线,由于地质、雨季等原因沿线容易发生不同程度路基垮塌侧移、边坡落石、路基沉陷等灾害,导致部分路段半幅、全幅路基破坏,严重影响公路运输安全和通行效率,给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2023年,安顺公路管理局对G354线启动灾害防治工程,通过对边坡新建抗滑桩、框架锚杆防护,恢复损毁路基挡墙等措施,极大改善镇宁县该路段沿线各乡镇的安全出行环境,让老百姓的“堵心路”提质成为“顺心路”。

2023年对G354线地质灾害完成集中处置
“以前路不好,水果都烂在地里了,现在交通方便了,大部分果实一成熟就被果商收走。”一句感叹道出果农心声。G354线的提质改造工程,让曾经“藏在深闺”的蜂糖李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端头”的跨越。在六马镇蜂糖李交易市场,分拣线上的工人将果实按形状、果径分级包装,这些标准化产品经G354线运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

客商在G354旁蜂糖李交易中心选购蜂糖李(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的G354线,不仅打通了蜂糖李的“出山通道”,更重塑了沿线乡村的生产生活图景。有着镇宁“五朵金花”之称的樱桃、百香果、芒果、火龙果等重要农产品也在G354的助力之下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当下,在镇宁乐纪至坝草段,安顺公路管理局采用“分段施工、错峰作业”模式,在保障蜂糖李等产品运输的同时,推动57公里路面改造及11个地灾治理点治理。过路村民王大哥站在加固后的边坡前感慨:“以前总担心泥石流冲垮房子,现在路修好了,晚上终于能睡个安稳觉。”

2025年G354乐坝路路面改造工程路基施工现场
未来,依托G354线,镇宁正通过培育3000亩标准示范园,强化技术服务指导,以点带面提升果农种植水平,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在产业链末端,政企联动的冷链物流网络覆盖主要产区,预冷设施处理能力的提升不仅让蜂糖李的保鲜期得到有效延长,也为错峰销售、跨境贸易奠定基础。
当晨曦为G354线镀上金边,满载蜂糖李的货车与自驾游车队在六马收费站交会。从改善出行条件到激活产业要素,从夯实基础设施到赋能全域发展,这条路承载的不仅是鲜果的流通,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它让深山珍果走出大山,让都市人群寻味乡愁,让“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