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到李修文的《山河袈裟》后,突然就喜欢上李修文的文字风格,于是买了好几本他的书。这段时间又读了他的《诗来见我》,更是觉得如置身于一场盛大而奇妙的文学盛宴,阅读他的文字甚是享受。
每次拿起《诗来见我》阅读,总感觉李修文一直行走在路上,戏里戏外洞察着人世的冷暖,一字一句将诗词引入自己的作品中,似乎重新赋予了诗词体悟当下的温度与力量,引领我走进他自我的精神世界,慢慢感受其对生命、对诗歌的那份深沉而炽热的情感。
李修文对生命是敬重在他书写的文字里,每一个生命都有着自己的尊严与价值,都值得被尊重和书写。无论是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还是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演员,在他的笔下,都有着鲜活的生命色彩。因为对个体存在的关注和对生命的敬重,其每一个被书写的对象都变得有尊严,从而达到一种身份的认同。
他以细腻而敏锐的笔触,描绘着生活中那些平凡却又无比珍贵的瞬间。李修文没有将这些人视为简单的描写对象,而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探寻他们内心深处的故事与情感。字里行间充满了人文关怀,也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反观自我,审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学会珍视每一个相遇的人。
读李修文的作品,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他阅读量非常大,在他行走的路上,很多不经意的瞬间就有诗词扣动他的内心。而这些感受可以书写成文字,每一篇作品中都能旁征博引,从古代的诗词歌赋到现代的文学经典,信手拈来,用古人的词句关照自我的内心。从阅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他对诗歌的热爱,不仅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更是深入骨髓,融入了自己的创作和生活之中。
李修文对诗词熟记于心,随时可以将不同的诗歌与自己的经历、感悟相结合,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与意义。古诗词穿插在李修文的经历中,那些古老的诗句仿佛穿越了时空,获得新的广度和深度,既让其文字充满了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还能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李修文早些年是一名编剧,随着剧组到处拍摄,他游历了大好河山。在旅途中,他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而这些相遇,都仿佛是与一首诗歌的不期而遇。他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些经历,不仅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也让他对诗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其实,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人类生活轨迹和经历的写照,是人类情感和个体差异的寄托。李修文在与不同的人遇见的过程中,看到了诗歌在现实生活中的力量,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感召,突然涌上心头,可以慰藉心灵,可以鼓舞斗志,也可以唤起生命中每一个人的挂念。
在《诗来见我》中,李修文诗化了人生旅途中的周遭,用文字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读李修文的文字能让我感受到,诗歌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阳春白雪,而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它可以是街头艺人的一曲悲歌,也可以是田间劳作的农民的一声叹息。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聆听,就能发现生活中的诗意。
读李修文的文字,我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漠视了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诗意。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各自认为重要的事奔忙着,很多时候容易忽略了精神的滋养。
读李修文的文字,可以审视自我遇见的人和事,十年前觉得很重要的事,十年后觉得不值一提,不过一个笑场。多年前忽略了的,不管是亲情还是友情,抑或是人生中的某个细节,都觉得是那么难能可贵。李修文用他的文字,向我们传递了一种对生命的敬重,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执着,更是带着我们踏上诗意的旅途,走向诗意的生活,在诗的陪伴下,遇见更好的自己。
编辑:周宇炫
一审:武洪江
二审:聂大群
三审:林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