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高中之前,我一直在农村生活,每年到了春耕时节,父母种上一茬庄稼,到了秋天,地里都是苞谷、洋芋之类的农作物,我们就观察这庄稼慢慢长大到收回家里,农村生活赋予了我特殊的意义。
这段时间,我陆陆续续读完了刘亮程的散文集《树会记住很多事》,书中所写的一切,都是我熟悉的,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那些熟悉的乡村事物又从脑海中浮现出来,儿时奔跑在乡村小路上的情景恍如昨日。我总感觉,一个幸福的童年记忆总会储存得更多,就像一棵树,把成长镌刻进年轮,一阵风吹来,回忆就开始述说过往的故事。
在散文作家中,我一直喜欢刘亮程的作品,虽然他写的乡村生活在新疆,但每次阅读他的散文,文字里都带着泥土芬芳和乡土气息,悄然间就会叩击着心灵深处对农村草木和牲畜的记忆,让我对自然、生命与时光有了全新的认知与感悟。刘亮程将视角瞄准他熟悉的乡村生活,并且是那些常被忽视的细微事物。在他的散文书写中,树不再是伫立在乡野间的植物,似乎像人一样有了灵性,也在见证着村庄的变化。它们伫立在村庄的角落,目睹着四季更迭,亲历着乡土社会中的人事变迁。
阅读刘亮程的文字亲切,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他的文字里赋予了草木以人的情感与记忆,让我们感受到万物有灵,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桎梏,意识到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乡土记忆里,每一株植物、每一只昆虫,都在自己的生命轨迹上演绎着独一无二的故事,它们与人类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生命共同体。
在刘亮程的作品中,他对乡村一草一木的书写,对描写对象的刻画,平淡的事物都充满了人性的诗意,让人觉着意味深远。我们都知道,乡村的人和事通过对乡村生活的追忆,在时光的流逝中记录着身边的人和事,总感觉文字可以记录时光的消逝。那些在岁月中逐渐褪色的农具、老房子,以及渐渐模糊的面孔,都在诉说着时光的无情。
然而,刘亮程的文字并没有让人陷入对往昔的感伤之中,而是以一种豁达、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经历的人和事。时光带走了一些事物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记忆与生命的痕迹,朴实的文字中蕴含着对时光深邃的理解。它让我明白,时光的流逝不可逆转,但我们可以选择以怎样的方式去铭记与珍惜。那些被时光镌刻的记忆,终将成为我们生命中最温暖的慰藉。
我读《树会记住很多事》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刘亮程在文字中探讨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力图勾勒出独特的乡村世界,凸显人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的图景。村民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草木、动物和谐相处。人们懂得顺应自然的规律,在土地上辛勤耕耘,收获着自然的馈赠。在人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教会了我们应该以谦卑的姿态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寻求与自然的和解与共生。
每天读一会儿刘亮程的作品,我的精神世界是受到启发的,我常常跟随着文字里的描写去回忆小时候的乡村生活。在质朴的语言世界里,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生活过的村庄,以及居住在那慢慢老去的人们。现在,有的老人去世了,又增添了很多人口,我走出村庄后,跟他们变得陌生了,可我们都在那生活过,只是每个人的生活阅历和体验略有不同。
在刘亮程的散文中,他经常赋予草木山川特殊的情感,读着这些句子会让我们联想到人:人常常在忙碌中迷失自我,过分执着于外界的评价与目标,却忽略了生命本身的意义。或许,人活着也应该像风中的草一样,以一种从容、淡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起伏,在顺应生命节奏的过程中,找寻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刘亮程的文字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对自然的向往与眷恋,也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文明进程中逐渐失落的精神家园。《树会记住很多事》不仅是一部描绘乡村生活的散文集,更是一部关于生命、时光与自然的哲学著作。
我每一次读刘亮程的散文,特别是读《一个人的村庄》的时候,我都觉得人生活在安静的村庄里,灵魂是可以得到净化的。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应当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一草一木,倾听自然的声音。就拿我来说,我也会经常回到我生活过的村庄,常跟亲人相聚,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还有我小时候的玩伴,虽然一切都在变化着,村里的小树长成了大树,可我想,树见证了我从小孩长成了大人,我也见证了树在一天天长大,也许它记住了我,我也可以在记忆中寻找到那份属于村庄给予的温暖。
编辑:毛佳宜
一审:武洪江
二审:聂大群
三审:林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