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强降雨影响,六月的黔南,暴雨如注,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安全出行造成严重影响。都匀公路管理局认真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局干部职工发扬“铺路石”精神,迅速投身抢险救灾一线,科学化解突发险情,在“风雨大考”中用实际行动彰显“闻令有我、冲锋有我、相助有我”的担当,有力保障黔南州国省干线公路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汛令如山,防汛“作战图”精准落地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汛期来临之际,都匀局全员进入作战状态,科学部署防汛工作,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对全局所辖路段实行网格化包保分组管理,落实“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风险管控措施,重点对桥涵、边坡、临水临崖、在建项目等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养护队伍争分夺秒清除边沟涵洞淤塞,常态化对养护站、高风险点和重点路段巡查值守,检测易涝易积水路段行洪泄洪设施状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汛期安全检查。
同时,都匀局科学构建“设备齐全、响应迅速”的物资储备体系,今年汛期以来,局属各单位与养护企业共储备装载机15台,挖掘机18台,抽水泵17台等物资,均按“分类分区、标识清晰、取用便捷”原则有序存放,确保在极端天气或突发事件处置中能够调得出、用得上。
“孤岛”驰援,暴雨中筑起生命堤坝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6月19日至24日,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便陷入持续强降雨中,都匀局管辖国道321线、243线在这场雨幕中接受着严苛考验。
6月24日,黔东南州榕江县遭遇30年一遇的洪灾,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急需各方力量支援;与榕江县交界的三都县都江镇因受强降雨影响,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全镇5万余名群众、21个村交通、供电、通讯全部中断,成为“孤岛”;坝街至湾滩公路更是出现几百余处塌方点、20余万立方米的塌方体导致道路完全阻断,给电力、通信部门等救援队伍深入灾区抢修造成重重障碍。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紧急调度,抢通国道321线迫在眉睫。
G321线抢险现场。
面对险情,都匀局冲锋在前,立即会同省公路局、省公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黔南州及三都县交通部门等抽调技术骨干和机械设备,采取“机械不停、人员轮休”的连续作战模式,在36小时内抢通了国道321线湾滩至都江路段,为电力、通信部门等抢险救援队伍进入都江、榕江灾区争取了宝贵时间。
抢险不停歇,又一轮灾害来袭。6月28日,黔东南州丹寨县马颈坳水库存在溃坝风险,将威胁下游都江镇打鱼大桥的安全。
同一时段,坝街至湾滩公路新出现5处路基沉降开裂,再次为抢险救灾工作带来严峻挑战。次日洪水退去,都匀局立即组织专业检测队对打鱼大桥开展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虽然桥墩出现局部轻微冲刷,但大桥主体结构稳固安全,警报得以解除。
“感谢你们抢通道路,我们终于可以与外界取得联系,大家伙们这下放心了。”三都县都江镇打鱼村村民老岑激动地说道。
此次国道321线抢通,都匀局与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各方力量共调配200余名抢险人员轮班作业,50余台装载机、挖掘机、吊车及运输车辆等全力奋战,经过日夜抢修,国道321线坝街至湾滩公路于7月4日恢复正常通行。
三都县的夏天是水晶葡萄的季节,国道243线沿线村民平常驾驶自家货车运输水晶葡萄至附近县市销售。“听说前进村附近公路边坡倒塌,我们担心水晶葡萄不能顺利运出,谢谢公路部门冒雨抢通道路,让我们的水晶葡萄能安全运出。”三都县普安镇交梨村水晶葡萄种植户小平欣慰地说道。
淤泥之上,洪流过后的初心答卷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都匀局严格落实“五有”工作机制和汛期应急抢险各项工作要求,根据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预警信息,通过视频、QQ、电话等形式叫应局属各单位,传达气象预警及上级汛期工作安排,要求做好信息报送、防灾救灾调度和出行信息发布等工作。今年汛期以来,共对局属各单位开展视频工作调度20余次,真正做到预警“叫应”直达一线,责任到岗到人。
入汛以来,都匀局以“百分”努力守住群众“十分”安心,截至8月初,共开展汛期安全巡查549次/1350人次,全局管养公路共发生102处水毁,已完成清理坍塌方8895.16立方米,奋力打赢汛期保通保畅攻坚战。
汛情如令,责任如山。抢险救灾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大考,都匀局用责任与担当铸就坚不可摧的公路安全防线,用心用情守护群众平安出行,并荣获“2025年贵州省抢险救灾表现突出集体”称号。然而,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坚守的开始。未来,都匀局将始终坚守人民群众的“生命线”,彰显“甘当路石,服务人民”的公路本色,为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平安出行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