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路子站 » 贵阳公路管理局 » 新闻中心 » 公路建养

贵阳公路管理局:助力“公路+旅居”多元发展新业态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在贵州“高速平原”不断延展的今天,贵阳公路依托便捷路网和生态资源,助力“公路+旅居”多元发展新业态。一条条公路串珠成链,将公路沿线的自然景观、民族村寨和精品民宿连成整体,让旅居者既能享受交通便利,又能沉浸于山水之间。近年来,贵阳公路管理局把公路建设成为串联沿线村寨、展示民族文化、促进旅游发展的纽带,实现了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S104贵罗线:云上旅居的“黄金走廊” 

行驶在S104贵罗线上,车窗外的风景如画卷展开。翠绿梯田与蓝天白云在花溪高坡石门观景台交相辉映,紫色马鞭草在云顶花海铺满山坡。这条由贵阳公路管理局管养的S104贵罗线公路,已成为花溪旅居的“黄金走廊”。

清晨的阳光洒在花溪高坡的层层梯田上,来自重庆的陈先生推开星宿民宿的落地窗,深吸一口带着青草芬芳的空气。这是他在扰绕村的第三周旅居生活,距离贵阳市区仅一小时车程。“以前只知道贵州有黄果树瀑布,没想到贵阳周边藏着这样的世外桃源。”他笑着指向窗外,“公路直通民宿,每天沿着栈道散步,看峡谷、梯田、落日,这才是真正的慢生活。”

“路未拓宽时,游客看完日落就得匆匆下山。如今70%的客人选择连住两晚以上!”扰绕村露营基地负责人指着悬崖边的观景栈道说。公路改造后,高坡乡游客量激增:石门村日均接待游客近万人,村民人均年收入从8000元跃升至1.8万元。贵阳公路管理局更是以“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绿化策略,让公路本身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2025年,贵阳公路管理局将对S104贵罗线K25+200~K26+440段进行施工,新增被动防护网、挂网喷浆防护、十字梁锚索加固、钢花管注浆、2~5米高C20混凝土路肩墙,新建钢筋混凝土护栏、路基路面等。

S101贵狮线:促进产业与旅居多元发展

乌当区羊昌镇平坝村的桂花庄园里,武汉来的李阿姨正在凉亭下做蜡染。“今年提前三个月就订了房,要住满整个夏天。”她手中的布渐渐浮现出花鸟图案,“这里白天不用开空调,晚上还得盖被子,比武汉舒服多了。”李阿姨的身后,S101贵狮线如一条彩带穿过沿线乡镇——这条54.12公里的公路贯穿4个乡镇,将7大景区、1700亩西梅基地与旅居民宿紧密连接。  

“西梅从采摘到贵阳餐桌只需45分钟!”贵州硒梅公司负责人舒毅站在基地门口感慨。距S104贵狮线仅4公里的果园,年产值有望破亿,冷链车沿平坦路面疾驰,打通了“枝头鲜果到城市果盘”的通道。而在南江大峡谷景区,漂流爱好者乘着皮筏穿过玻璃水般的溪流,景区总经理林文强指着停车场密集的车流说:“路网升级后,旺季日均游客6000人,周末破万已成常态。”

为进一步提升国省干线公路安全保障能力,防范化解安全隐患,2025年7月,贵阳公路管理局乌当公路管理段正集中全力推进S101贵狮线K8+721~K42+700路段安全提升工程项目,实施里程为33.979公里。项目重点通过增设护栏、优化标志标牌、设置减速标志等提升道路安全防护能力。

G320上瑞线:一桥一湖激活“多彩旅居”

G320上瑞线花鱼洞大桥,贵州首座“提篮式”拱桥,横跨红枫湖,将“桥旅研学”植入旅居元素。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常在此现场上课,“这座获奖桥梁是公路上的活教材”路桥系老师向程龙说。如今,沿湖30余家民宿因路而兴,大冲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200万元,里查里诺酒店主理人张秋霞笑称:“客人拖着行李箱从机场直奔而来,就为湖边那一份凉夏”。

红枫湖作为贵州第一大人工湖,水域面积相当于6个西湖。环湖公路的贯通,让“公路+旅居”激活沿线新动能。在右二村码头,来自成都的摄影爱好者张先生登上观光船:“自驾过来很方便,湖光山色配上彩色房子,随便一拍就是大片。”

右二村的民居外墙被刷成黄、红、蓝色块,融入“蒙德里安”艺术风格。村民周大姐在自家小楼前打理花草,“以前村子藏在湖边,去趟镇上要走一段泥路。自打公路修通,春天来看樱花的车子能排几公里长。”她将二楼改造成观湖客房,樱花季、暑期天天爆满。

为进一步提升公路路域环境质量,打造“畅安舒美服”通行环境。2022年贵州省公路局批复同意对G320清镇至夏云公路实施路面改造工程。2023年2月至9月,贵阳公路管理局对G320上瑞线实施创建“畅安舒美”样板路14.152公里,公路这条纽带,正不断促进着路旅、文旅、农旅、商旅、研学旅等多业态、多维度的融合,贵阳公路管理局将在贵阳这块广阔的土地上继续写好“路文章”,为多彩贵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公路保障。

路网赋能:从“过境地”到“旅居目的地” 

从看风景到住下来!贵阳避暑旅居“热”出圈。入夏以来,当全国多地开启“烧烤模式”时,贵阳正以夏季平均气温23℃的清凉优势,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避暑旅居游客。高海拔低纬度的地理特征与55.3%的森林覆盖率,让这片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大空调”。

沿着S101贵狮线走进贵阳市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将农家乐、休闲采摘与旅居结合,发展旅居民宿77家;偏坡布依族乡依托布依族文化,发展旅居民宿43家;百宜镇围绕“红色文化+农耕体验”主题,发展旅居民宿47家。

游客可以在偏坡住民宿,去新堡泡温泉,到羊昌摘蓝莓……当下,乌当区已有500余家旅居民宿,可容纳9000名旅居游客入住,形成了一条串联多个乡镇的避暑旅居经济带。

从单一的交通功能到多维度的避暑、旅居体验,从点状发展到全域联动,贵阳公路管理局正持续深化“公路+旅居”多元发展新业态,推动贵阳将“凉爽”这一天然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持久动能,从旅游观光地向高品质旅居生活地转型。

当暮色浸染花溪梯田,最后一辆房车驶离S104贵罗线,扰绕村的灯火次第亮起,宛如散落山间的萤火虫。乌当区S101贵狮线上,运送西梅的冷链车仍在疾驰,车灯划破夜色,载着枝头的新鲜直抵城市餐桌。而在清镇G320上瑞线,花鱼洞大桥的弧形轮廓倒映在红枫湖水面,与湖畔七彩民宿的暖光融成流动的霓虹。

S104贵罗线、S101贵狮线、G320上瑞线等公路,早已超越交通赋予的原始定义,当车辆行驶在新铺筑的柏油路面,旅居不再是过客的驿站,而是心归处的故乡。贵阳公路管理局以S104贵罗线(黔陶至高坡段)11.862公里的“云上旅居”、S101贵狮线(贵阳至狮溪段)54.12公里的“康养旅居”、G320上瑞线(清镇至夏云段)14.152公里的“多彩旅居”等为样本,助力“公路+旅居”多元发展新业态。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