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路子站 » 贵阳公路管理局 » 新闻中心 » 行业文化

养护工人独有的“身份证”长什么样?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中国公路路徽外形:外形是一个圆形,用艺术的形式把“公”字和“人”字结合到了一起,突出了路与人合二为一,艺术感极强,背面印有“公路交通”四个字,是公路人的“身份证”。

中国公路路徽使用变化:最开始发的是一枚徽章,可以戴在帽子上或者佩戴胸前左侧,后面发放劳布工装,衣服扣子和袖子纽扣上都是中国公路路徽标志,最后把这个路徽标志印在左侧胸前衣服上。

每一件老物件都是一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记录着一段难忘的岁月,保留着一份情怀,传承着一种信仰。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是一枚中国公路路徽——养路工人谢兴治的路徽。

谢兴治于1982年参加公路养护工作,在40余年的养护工作中,他始终坚守如一、兢兢业业,把全部的心血和汗水都投入到他所热爱的公路事业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1982年,谢兴治来到了清镇公路管理段流长道班,老道班里低矮的平房、破旧的桌椅、暗沉的白炽灯,要去一公里之外的地方挑水喝。“那时候的公路养护工作哪像现在这么方便,我们每天早上要早早起床,往水壶里面装满水,自带饭菜和工具就赶往工地上了,有些时候一个馒头一口水中午饭就解决了,抢水毁清坍方的时候连饭都忙得顾不上吃,特别是2008年的时候,流长至麻拐山路段凝冻非常严重,我们在那里抗凝冻20来天,拿雪来加热成开水煮泡面吃。”谈起当年的工作场景,谢兴治感慨万千。

听他说起,在那个交通工具严重缺乏的年代,不只是吃饭,回家也是难题,有些离家远的工人为方便照顾家人,把全家老小都接到道班住,许多路二代、路三代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童年。上学之余,一群小孩在道班跳皮筋、玩过家家游戏,天黑时,他们会抓着几把干玉米,到门口引着到处闲逛的鸡鸭,避免家禽在外过夜。除此之外,小孩子会帮着大人们锤石砂,以每立方米石砂7毛钱的价格挣点零钱贴补家用,于是,书包里除了书本,还有沉甸甸的小钉锤。

谢兴治于2024年退休,他还珍藏着刚刚参加工作时发的中国公路路徽,把其视为珍宝,但当看到年轻公路人主动了解公路发展历史时求知心切的神态,他毫不犹豫把自己视若珍宝的路徽捐献给了清镇段,并叮嘱到:“你们一定要把这个路徽保存好,它是我们公路人身份的‘见证人’。”

接过谢兴治的路徽,笔者瞬间感受到,作为一名公路人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立志一定会保留好老公路人的这份情怀、传承好这份职业信仰,弘扬老一辈公路人的敬业奉献精神,向他们看齐,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做新时代的铺路石,养好公路,保障畅通,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中国公路路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