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路子站 » 贵阳公路管理局 » 新闻中心 » 行业文化

玫瑰书香 | “她”力量 在不断剥离中蜕变 ——读《人生由我:做勇敢和浪漫的自己》有感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因机缘巧合,第一次在APP上看完整本电子书,我想,这便是时代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尽管书的载体变了,但好的书带给人的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励是不会变的。况且,自古结绳记事,由字而纸,由纸而书,书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应不会消逝的。

《人生由我:做勇敢和浪漫的自己》这本书,讲述了乐黛云教授回忆儿时幸福时光、北上求学及人生经历的故事。书后部分还有两篇乐黛云教授在八十岁和九十岁的感言,沉淀了其在北大中文系百年大庆之际对青年学子的深情寄语及个人近百年岁月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乐黛云教授对文学的理解、对父母恩师的怀念、对人生的思考以及那一代知识分子前辈们对祖国赤诚的深沉的爱。

关于文学

“文学不只是驰骋个人想象的跑马场,更不只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对重构人类精神世界,再造人类精神文明,对塑造人类未来,负有重大历史使命……”看到这里时,我再次重新认识了文学。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受过普惠教育的我们都拥有了使用文字的力量,我们借用文字处理工作事务、表达情感诉求。对文字拥有灵感和敏感的人儿,会同时拥有文字带来的内生力量和温暖,伴着岁月长河成就一部部经典巨著、翻越人生的一次次山高河谷。真正的文学,是富有智慧和生命力的,是持久永恒的,从文而学中,我们能获得认知,能体味着富有远见、宽仁博爱、向上向善、济世为民的精神力量。

而今,我们要敬畏文字,敬畏书籍,要有时代责任感,出有灵魂、有质感的书,把好审核关,不要为了追逐个人名利和经济利益,让一堆堆“五彩缤纷”杂乱无章的光有形态而没有内容的书涌入市场,削弱国民思想。

关于人生

乐黛云教授在书中所说,逆境中读《庄子》,给了她面对生活不公的力量和勇气。

众生生而为人时,便乐与痛相随。人生如自然之境,今有晴空万里,后又历经风雨。故人生也应有如自然之心态,能有风雨过后,绿水青山依旧在的豁达与淡然。不累于俗,则远而清。不饰于物,则简而丰。不苟于人,则刚而柔。不忮于众,则虚而实。人生如山,有高峰也有低谷。年复一年的工作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有不甘心、不如意、不理解。但若心有高山自不减,所以我们可以高则居安思危,低则虚怀若谷。无论顺境逆境,都不屈从于外界的评价与质疑,而应保持清醒,坚持独立思考,努力于困境中求新求知,一步步累积生活的智慧。

关于追求

乐黛云教授在其八十岁感言中说,情是幸福之本。纵观全书之精魂,爱国与敬业,就是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一个人只有爱国和敬业,人生才会更幸福、更有价值。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马寅初校长在一篇题为《北大之精神》的演讲中曾说:“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往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想起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欲从思想上拯救国民,想起了毛主席在学生时代“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的求友之志,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立向之远,袁隆平院士一辈子躬耕田野,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不仅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还造福了世界人民,还有心忧国运,一辈子隐姓埋名狠攻科研的科学家们……是他们,让我们更加拥有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他们,让我们应该回望反思,今日之中国,民之志如何,国之教育如何。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不同,所以看待同一事物的思想、观点、角度也会不同。我们每个人也正因这样的不同而独特。我对勇敢和浪漫的理解,可以是我们的兴趣爱好,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可以是我们的特长优势,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是用包容和理解的心态,与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和解。这种勇敢和浪漫,还可以体现为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及历经风雨坎坷的豁达从容。乐黛云教授她们那一代知识分子前辈们对职业的选择、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都体现了一种济世为民的胸怀和对祖国赤诚的深情的爱。我想,这种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融在一起的一生,就是勇敢和浪漫的一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