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路子站 » 凯里公路管理局 » 新闻中心 » 行业文化

沿着公路看贵州 | 美丽公路:山水间的叙事线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国道242线在晨雾里舒展成银带,风过黔东南的褶皱,路面蜿蜒处,正绕着山尖打了个软结。车轮碾过柏油路的轻响里,串联起山川形胜、历史遗迹和烟火人家。暮色上来时,国道242线成了串起星子的线,车灯劈开薄暮往前探,路两旁的行道树上还沾着白日的暖意,风掠过时,还带着些稻穗的幽香,稻浪漫过公路的护栏,青绿色顺着坡地铺到山根下。

图为:晨曦中的隆里古城(罗显澄 摄)

沿着国道一路行进,车轮碾压过柏油路面的轻响渐次被山间的鸟鸣与溪流声替代。地良村像一粒被岁月精心打磨的玉,嵌在国道与青山的褶皱里,青灰色的木楼轮廓从云雾中漫出来,古藤的虬枝在风里轻晃着时光的碎影。傍晚的夕阳把木楼的影子拉得老长,古藤在风里轻晃,古樟的叶影在地上摇曳,盘龙井的水依旧清甜,状元桥的石板依旧温暖,连时光都走得慢了,慢得足够让溪流载着老故事往下淌,慢得足够让游客把“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千年诗意都装进镜头里。

半坡公路文化驿站的窗玻璃上落着萤火虫。墙角的蓑衣在萤火虫怯生生的绿光中垂着,旧瓦片的边缘还留着道班房梁木磨出的浅痕,锈迹爬过压路机的车斗,搪瓷杯底还留着圈褐黄的茶渍,考勤表里画着歪歪扭扭的勾,连着山雾里深浅不一的脚印,牵着冻裂开仍攥着镐头的手,连着那群把荒坡一点点凿开、慢慢铺成坦途的人。

图为:半坡公路文化驿站(彭茂乾 摄)

傍晚的娄江,炊烟绕过山脊,风雨桥檐角的铜铃正把暮色摇碎,穿靛蓝布衣的阿婆躲在石板路的尽头,竹篱笆上挂着的蜡染布被风吹得飘扬,孩童嬉戏的声音顺着山坳往远处漫,柴火堂里稻花鱼香漫过寨门,和公路旁的菊花香缠成了绳。便民广场长廊里的调子顺着柏油的纹路淌了出去,把山外的语言混着苗歌,都揉进了袅袅的炊烟里。

隆里古镇的灯笼在墙垛间晃着。青石板的路被岁月磨得发亮,穿巷而过的风裹着桐油香,油纸伞垂着的流苏擦过斑驳的古墙,沿街的木屋窗棂上爬着老藤,阿婆摇竹椅的咯吱声混着檐下的雨滴慢悠悠地淌,国道上车来车往,车灯串着流萤,照亮柏油路的标线,引来一批又一批背背包的游人沉浸在古镇的老时光里。

图为:锦屏县娄江风雨桥路段(陈沛亮 摄)

轮胎摩擦路面的沙沙声,像这片土地在悄悄说:那些散落在山水间的美,早被路的指尖轻轻捏成了串,暮色下来时,国道还在往前伸着……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