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路子站 » 水城公路管理局 » 新闻中心 » 综合信息

乌蒙山脚下的养路人“阿甘”——记坪地养护站站长甘忠平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在乌蒙山脚下,有一位养路人阿甘,就像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一样,永葆赤子之心、吃苦耐劳,勤奋踏实,他就是水城公路管理局盘县公路管理北段坪地养护站站长——甘忠平。人如其名,他甘于奉献,忠于初心,于平凡中坚守,爱路护路30载,守护群众平安出行。

甘忠平开展日常养护工作中(王建霞摄)

甘于奉献,以路为业,以站为家。

1995年,父亲退休后,18岁的甘忠平接过了接力棒,在坪地道班开始养路生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是一代代公路人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尽管道班工人的泥路养护是出了名的艰辛,但从小就跟着父亲养路的甘忠平心甘情愿的接过重担。坪地道班在贵州省盘州市北部,靠云南省宣威,地处偏远,条件艰苦。他每天天不亮就出发,用扫帚、铁铲、铁锹、锤子等工具徒步对公路杂物进行清理,对坑洼、裂缝、凹槽进行填补,摊铺碎石,修整路肩……回道班时汗水混杂着土尘或一身泥水雨水,已经是个“泥人”。几个月下来,吃苦耐劳的他修路补路走在前头,脏活累活冲在一线,穿梭在乌蒙山脚,手脚磨出了老茧,成为泥路养护的一把好手。后来,集体养护作业模式变成个人标段承包养护模式,他一个人又挖又抬,一天达两三方土,常常是披星戴月回道班。寒来暑往、经年累月,甘忠平以养路为业,以道班为家”一心扑在责任路上,眼里心里全是养路,勤劳又细心的他把责任路养得漂漂亮亮,成了同事眼中离不开路的“路痴”。道班“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宗旨如同誓言一样深深刻在了甘忠平的心里。

甘忠平开展日常养护工作中(盘县公路管理北段供图)

2001年至2015,甘忠平先后在柏洒收费站、平关超限运输检测站、干沟桥超限运输稽查站、清水超限运输检测站工作,“以道班为家”的日子变成“以站为家”。从收费员到治超员,他都自愿夜间值班,他说因为自己年轻,不怕苦。“夜间值班下班后不会回家,都在宿舍楼休息。因为那时部分驾驶员是不理解公路收费工作的,白班又往往是女同志和年长的同事值班,常常有冲关逃避交费的危险行为,宿舍楼安装了警报连通收费站点,在宿舍休息时也要随时待命,警报一响就得赶紧赶到收费岗亭协助。”

2003年,甘忠平调至平关超限运输检测站当治超员,这是他值夜班最辛苦的几年。平关超限运输检测站在国道G320云贵交界处,是当时贵州省六盘水胜境关通往云南省曲靖的必经之路,是煤电运输出省、果蔬等产业进省要道,市内松河、柏果、鸡场坪、淤泥河等多个乡镇的运煤车辆都往这里出省,是全局任务治超最繁重的站点之一,白天夜晚都是源源不断的车流,多的时候会10多辆运煤大货车排队检测。超限检测站人手不足,便从夜间12点值到中午12点两班倒。“最辛苦的时候从岗亭下夜班时腿都是抖的,还要坚持处理好超载车辆卸货等工作。”甘忠平笑着回忆道。

“他不计报酬,不计较工作时间,因为治超任务太重,每个月三天休息他都很少回家,在他身上似乎看不见疲劳和困难”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说,“从收费站到超限检测站这十多年,已经无法统计他在站上加班加点的时间有多少”。

忠于初心,从青涩的“门外汉”到“多面手”。

从道班工人到现在的养护站站长,统计员、收费员、治超员、超限检测站站长、养护工人,每一个角色的切换与转变,都是他从“门外汉”变成“业务通”的快速成长。

从道班转岗到收费站后,收费工作并不比挖路补路的活轻松。初中文凭的他常常利用空闲学习收费相关的规定,用密密麻麻的笔记填补专业知识的空白,粗糙的双手逐渐对票据、登记簿熟悉起来,开始周周而复始的收钱、打票、找钱、抬杆等工作。

那时,收费、超限超载检测工作不被理解的情况数不胜数,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人群,做好驾驶员的思想工作也是“必修课”。

2003年的一个夏天,下了晚班的甘忠平在宿舍楼休息,突然听到楼下超限检测站点传来争执声,已经有些许经验的他听语气声调能判断出来事情的严重性。他一下从床上弹起来,冲下站点时驾驶员正激动的驾车朝站长许勇撞去,他大步的闪到驾驶位侧面,用力拍打车窗,转移驾驶员注意力,安抚驾驶员情绪,并告知监控已录下车牌,不要乱来,趁驾驶员愣神的工夫,站长快速闪进了侧边值班室,驾驶员也扔下超载的车赌气离开。第二天,这个本地驾驶员便喊了亲朋好友围堵了值班的甘忠平和一同事。“打到医院住院大概两个星期吧,这种危险的事那些年习惯了,当时躺在医院就想,要想把治超工作干好,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2006年6月,甘忠平完成了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函授专科法律专业的学习,吃透了法律法规,多年收费、治超的工作也锻炼了他遇事不惊、处事不乱的能力,他也不再怕遇到对收费政策不明、拒绝交费的驾驶人员,常常根据他们不同的性子,有技巧的、耐心的解释收费政策,依法依规的处理也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2007年,他又回到了坪地,但已不再是当初青涩的“阿甘”,从养护、统计、收费、治超多岗位锻炼回来,已足以胜任坪地超限运输检测站站长一职。坪地超限运输检测站是当时贵州盘州往云南宣威的必经站点,周边、沿线厂矿煤电运输车辆多。治超任务繁重,甘忠平就合理科学分工、苦练队伍技能;治超工作辛苦,他就抓好内部规范管理、环境打造,让站点如同家一样温馨;超限站内设施消耗损失大,他就带领站友自己动手修整;执法存在廉政风险,他就常态化督促站内各类学习教育、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制定超限超载赔补偿费用管理规定,票管员手上不能累计超过一万,当天收款当天交到银行;为了确保治超工作公平公正,安装了监控系统全程录像,非常任务时期对接煤焦监督站、派出所等外援共同处理……

甘忠平(左一)帮助受困车辆脱困(盘县公路管理北段供图)

这股钻劲和狠劲被他带到后来的养护站站长岗位,在他的带领下坪地公路养护站2017—2023年度连续被水城公路管理局评为先进站,考核年年排名前列,肩上的重任将他变得多面。

平凡中铸非凡,守护万家平安路。

2015年,甘忠平接任坪地公路养护站副站长,负责省道S218、S314线近70公里公路的日常养护管理。回到养护老本行,泥路已成油路,但养护站门口“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口号几十年未变,养路人的初心未变。

省道S218、S314线沿线边坡垮塌、山体滑坡等水毁灾害零星繁多,重载交通量大,运输需求高,车辙、裂痕等路面“疑难杂症”治理量大,日常养护任务繁重。当了养护站站长的他更加忘我地工作,日常保洁路面、维护护栏、更新标志标牌、公路清障、清理边沟、修补坑槽病害、经常加班加点处理突发事件。夏季忙养护,汛期战水毁,秋季忙防冻防滑物资储备、冬季抗凝抢通、春运忙保畅服务……战严寒、斗酷暑,公路上的活儿,他一样不落下,虽然离家近,但常常两三个星期没能回一次家。

“我是站长,家就在坪地,节假日值班最合适。”2018年冬季雪凝天气持续时间很长,八担山银装素裹、浓雾紧锁。坪地到八旦山(乌蒙山北部次峰)路段(S218线K68—S218线K35+531),是盘州市众多能源企业向外运煤送电的必行之路,是盘州市冬季最寒冷的地点之一,是历年来防冻防滑的重点路段。从腊月到春节,朝出晚归的甘忠平在八旦山奋战了近半个月没有回家。

2022年春节,考虑到甘忠平即将出生的双胞胎孩子,大家商议后他的名字第一次不在春节值班名单上,但第一天值班,他还是出现在抗凝保畅一线。他说:“家里请来亲戚照应着,我还是来值班,不在岗不踏实,雪大雾大,实在放不下”。一早7点就出发,融雪除冰、清理障碍、救助车辆,他们一路铺撒融雪剂,安全护送了两趟前往乌蒙大草原滑雪的大客车。每年凝冻期间,即使全路段撒完融雪剂,也会因海拔高再次结冰,为了帮助大客车、运煤的大货车、打滑的私家车,他们常常用简单的泡面当午饭,一直不间断工作到天黑才收工。夜间凝冻进行交通管制便随时待命等待抢通,如若正常通行,就必须增加夜间巡查频率。所以即便天气转暖,也依然不敢懈怠半分。

甘忠平(左一)在抗凝保畅工作中疏导车辆(盘县公路管理北段供图)

无论是乌蒙山脚的村镇要道还是高海拔的八旦山上,都有他对万家灯火的守护。“感觉自己这40多年从未离开过坪地一样,坪地的每一条路都太熟悉了。路上哪里容易积水、哪里涵洞容易堵塞、哪里容易山体滑坡、哪里出现了裂缝我都一清二楚,我对孩子的了解都没有对路这么了解”他的话里是不能照顾生病父母的愧疚和疏于陪伴妻儿的惭愧。“没办法,路,每天都有人走,那我们就每天都要在路上”。

甘忠平带领坪地养护站职工抗凝保畅(盘县公路管理北段供图)

30载养路护路生涯,甘忠平先后多次获得局“五好职工”“十佳职工”“先进个人”,连续9年考核为优秀等次、先进个人,2017年获贵州省公路局“两优两先”先进生产(工作)者,2018年获“2015—2017年度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先进个人”及省直机关“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文明标兵称号,2023年获六盘水市“凉都榜样·身边好人”荣誉,2024年获水城公路管理局“岗位技术能手”,2025年7月,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表彰。

“走,干活”是甘忠平常挂在嘴边的话。这简单的三个字,承载着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而乌蒙山脚下的这位“阿甘”,始终在前行的路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