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路子站 » 水城公路管理局 » 新闻中心 » 综合信息

接养总里程 774.316 公里!水城公路管理局扎实推进国省干线移交接养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日,水城公路管理局紧扣保通保畅、服务民生核心目标,全面落实国省干线公路移交接养工作。此次接养总里程达774.316公里,其中普通国道31.806公里,普通省道742.51公里,涉及G246遂宁-麻栗坡、S213普定-边饶、S215清水铺-安龙、S318麻山-保田等多条线路,移交地方管养公路8.082公里。

接养国省道覆盖水城、盘州、六枝片区多个乡镇,是该局深化公路领域改革,完善公路管养体制,提高普通国省道管养工作质效的关键举措。自任务下达以来,全局上下凝心聚力、快速行动,以“快响应、实举措、严标准”推动接养工作落地见效。

周密部署抢开局,精准摸排明底数

“接养不是简单的‘接手’,而是要实现‘无缝衔接、高效管养’。养路工程科要统筹到位,以最快时间摸清接养路况,高效利用养护资金,常态化养护工作快速开展起来。安质科要全面督导安全质量工作,设备物资科要做好车辆、养护设备等保障工作,行办要做好应急管理等工作……”水城公路管理局局长蒋进在推进会议上强调。

全面开展接养公路路况排查

为加快理顺普通国省道管养事权,有序推进普通国省道移交接养工作,该局第一时间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养护、工程、安全、技术等科室骨干为成员的接养工作专项小组,细化责任分工到岗、任务分解到人,局养路工程科分片区包片、各公路管理段养护人员到点,分成3个片区5个公路管理段(处)排查组。各组采用“徒步巡查+定点图文记录+无人机航拍+设备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路面、桥梁、涵洞、交安设施等进行“拉网式”排查,逐公里记录路面坑槽、路基沉陷、护栏破损等病害情况,同步采集沿线服务区、停车区、养护站点的设施配置信息。

局检查组检查六枝公路管理段养护站点设施配置情况

“我们已于9月2日前完成S214线新接养路段夜间巡查,对排查出的反光标志失效、标志牌遮挡、轮廓标失效等问题已着手处置。”六枝公路管理段养护工作负责人介绍道,“配套设施养护站点也正在加快建设,我们正对旧站房进行重新利用,打造六枝养护站。”

部分接养公路养护工作有序开展

一线攻坚赶进度,严抓质量保畅通

清理新接养省道216线米萝镇铜厂村路段坍方

正午的S214大方-八渡岩脚镇路段地表灼热,接养排查组人员步履不停地开展路面病害排查与记录工作;S218野钟-鲁布革等养护施工现场,养护工人已将边沟清理干净,正在清理遮挡视线的高枝……这是近日水城公路管理局接养攻坚的日常缩影。为尽快实现公路“接养即畅通”的目标,该局迅速行动,快速推进路面病害处置、边沟清淤、交安设施完善等工作。

S218红果至威舍路段路面养护现场,机器轰鸣裹挟着沥青的热气扑面而来,养护工人身着橙黄色安全服,在轰鸣的机器间有序忙碌。由于长期受重型货车碾压,该路面出现大面积龟裂和坑槽,群众反映强烈。接养后,该局盘县公路管理北段立即调配养护设备、施工人员进场施工。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路面铣刨重铺4000余平方米,修补坑槽200余平方米,清理边沟21公里。

S218红果至威舍路段路面养护施工现场

协同联动聚合力,民生导向优服务

为确保高效完成移交接养工作,水城公路管理局与六盘水市交通运输局、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三支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强化“三方”工作联动,加强对接协调。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六盘水市普通国省道移交接养工作方案》,着力做好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等工作有效衔接及相关资产的顺利移交。水城公路管理局对移交接养路段开展全面排查,摸清移交接养路段底数,与沿线村镇、群众、企业沟通对接,让群众看到行动、感受变化的同时主动参与共治,营造“共管共治”氛围。

同时,该局成立移交接养工作专项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路段现场督查,重点检查底数核查准确性、问题整改实效性、交接程序规范性,以及公路养护现场规范施工、安全引导、保障畅通工作落实情况等,推进接养路段“养护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建设。

接养公路推进工作督导现场

“我们接的不仅是路,还有社会民生责任。要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要将路网管养与民生改善、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比如解决当地群众尤其返贫监测帮扶等困难群体就业问题,联系当地政府,吸纳他们加入养护队伍,开展公路养护技能培训,争取‘力工变技工,短工变长工’,构建‘精准吸纳+系统培训+稳定就业’长效帮扶机制。”接养公路推进工作督导现场,水城公路管理局局长蒋进与养护施工负责人着重叮嘱道。

接养工作中,水城公路管理局始终坚持“民生优先”,主动对接沿线乡镇政府、产业园区和群众代表,收集通行需求和管养建议,将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纳入下一步公路管养重点,并持续深化就业帮扶、“以工代赈”,让公路建设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真正实现路通民富、兴业强县。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