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遭遇持续性强降雨天气,局部地区雨势猛烈,暴雨导致印江公路管理段管辖路段多处发生水毁塌方,有4处出现交通阻断,影响公路通行和安全。
印江公路管理段闻“汛”而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设备赶往现场,深入一线防汛抗洪、排危除险、灾情核查,在暴雨中筑起一道守护群众安全的防线。
紧急奔赴现场
织密抢险“救援网”,全力跑出“加速度”
汛情就是命令,抢险刻不容缓。险情发生后,印江段立即启动应急抢险预案,段领导冲锋在前,带领18名抢险人员第一时间冒雨赶赴现场,联合当地政府、交警部门在现场设置警示标志、进行交通临时管制,劝导过往车辆人员绕行,同时投入装载机、运输车等机械设备对坍方、落石开展清理工作。
雨水打湿衣物、奋力搬运落石。经过连续奋战,抢险人员克服雨天湿滑、视线受阻等困难,对坍方落石进行快速清理,及时排除险情,彰显印江公路人的“加速度”。机化站抢险人员在508省道K14+480断交处(川岩),仅花40分钟抢通半幅车道;木黄养护站抢险人员巡查G352线K317+000至K334+000路段,及时处理K327+000至K334+000路段零星坍方和落石;坪兴养护站抢险人员在G352线K339+200处、K358+100处和K358+280处路面零星落石也及时清理干净。重点路段安排专人值守巡查,做到车上路,人到岗,实时掌握路况信息,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织密抢险“责任网”,时刻绷紧“安全弦”
为高效推进抢险工作,印江段始终着眼全局,坚持依法科学防汛,不断完善防汛预警工作机制。印江段将全体干部职工实行老中青结合,科学划分为巡查、调度、安全、协调等工作小组,合理分配力量,最大限度提升抢险效率。各级责任人到岗到位、靠前指挥。
“养路工程股做好作业区的布控,第一时间清理路面障碍物,保障安全作业和通行,同时做好阻断信息的研判;安全与质量监督股和物资设备股做好安全锥等应急物资、设备的调度;辖区管养路段增加巡查频次,有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印江段副段长作出部署。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发布工作指令,因时因势调整工作部署。巡查组每日排查安全隐患,累计发现坍方、落石等问题30余处,为精准抢险提供有力支撑;调度组做好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汛情、灾情分析研判,及时调整处置方案。安全组加强引导社会车辆和养护施工的监管,织密安全防护网;协调组对接气象、交警、交通行政综合执法六支队六大队等部门,动态调整抢通方案,做到“人停机不停”的连续作业。
夜间加强值守
织密抢险“安全网”,全力打好“主动仗”
每到汛期,变幻莫测的雨情成为检验公路人应急水平的“试金石”。“闻汛而动、向险而行、汛情就是命令”不仅是一句动员令,更是刻在公路人骨子里的责任与担当,唯有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
险情发生以来,印江段公路人连续奋战,积极处置相应安全隐患,保障了司乘人员的安全通行,有力践行了铜仁公路管理局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
据悉,今年入汛以来,印江公路管理段开展常规巡查750人次,夜间巡查30人次,处置隐患30余处。
“下一步,印江段将持续对辖区管养路段公路沿线高边坡、高填方、桥梁、涵洞、临河临崖路段等关键部位进行全方位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处治、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进一步强化应急抢险队伍的培训,做好防汛防灾物资储备和应急抢险准备,全力保障公路运行安全。”养路工程股负责人说道。
汛情终将过去,但防汛的责任永远在路上。每一次汛情都是一次考验,每一次应对都是一次提升。印江公路管理段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以更周密的准备、更迅速的行动、更强大的合力筑牢防汛长城,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助推经济发展倾力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