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今年64岁的姬建新是一名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2016年9月从桐梓公路管理段退休后,本该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他,却怀揣着一份热忱与执着,转身投入到社区工作中,退而不休,发挥余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党员本色。
做有意义的事
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姬建新常年与尘土、沥青、水泥打交道,以“路”为业,以“班”为家,先后在元田坝道班、兰溪口道班、马鞍山道班从事公路养护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养好公路。在马鞍山道班工作期间,身为班长的他多次带领班组出色完成紧急抢险保通任务,所在道班曾获评“先进道班”,他个人也多次荣获“优秀党员”“先进生产者”“优秀养路工”等称号。看着从最初的土路到砂石路,再到如今的沥青路,大家的出行越来越方便,他就觉得养路工作意义非凡,便有使不完的劲。
2022年获“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联户长称号
“现在我虽然退休了,但党员的身份永远不变,人可以退休,思想决不能退休。”姬建新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当街道、社区、小区推荐他为业主委员会副主任时,他勇挑重任,尽己所能,为社区发挥余热。
做邻里的热心人
在海校街道海校社区文笔小区,姬建新有三个“头衔”:业主委员会副主任、社区网格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联户长。这些头衔于他而言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2024年,小区5栋1单元的小张夫妻因家庭矛盾闹离婚。得知此事后,姬建新化身“调解员”,积极与小张夫妻沟通协调,并结合身边人、身边事和自己过往的经历,通过耐心劝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双方积极面对困难、解决问题。最终,通过6次调解,小张夫妻重归于好。
“童叔,最近身体怎么样……”姬建新又像往常一样打电话给小区1栋2单位的童大爷,了解其身体和生活状况。童大爷是一位年过八旬的独居老人,行动不便,日常生活中,姬建新坚持帮助童大爷购买粮油米面、瓜果蔬菜等生活物资,有时候也会化身“老伙伴”“知心人”,陪童大爷唠唠家常,倾听其心里话,让独居老人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2024年度获得优秀网格员证书
在姬建新看来,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他热心帮助邻里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哪儿有不和谐的声音,哪里就有他帮忙调解的身影。居民们都说:“有姬叔在,咱们心里踏实。”这份认可,让他在2024年度收获了“优秀联户长”“优秀网格员”等荣誉,而荣誉背后,是数不清的暖心付出。
做社区的贴心人
姬建新时刻关心社区的治理和发展,将群众诉求放在心上,积极向社区建言献策,切实将实事落到实处、办到群众心坎上。
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
2025年,以“贵州‘村’字头大联欢”为主题的桐梓“村晚”夏季大联欢暨避暑康养季于7月4日晚启动。海校街道举办了“夏季大联欢”街头公园音乐会,姬建新积极响应社区号召,主动报名担任志愿者,搬运器材、维持秩序、服务观众,忙得满头大汗却乐在其中。活动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G210线七十二弯打卡,大家对这段“魔鬼公路”充满好奇,姬建新便主动上前,为游客们讲述七十二弯从土路到沥青路、从险峻难行到“畅安舒美”的巨大转变,以及作为抗战公路的川黔公路(今G210线的组成部分)背后的感人故事,如抗日战争期间,年仅29岁的抗战英雄胡文钰在转运物资时车辆发生侧翻不幸遇难的故事。
从公路养护一线“老兵”到社区服务的“多面手”,姬建新用数十年的坚守与奉献,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也将继续把为人民服务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