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出茅庐的基层技术员到守护民生的公路“先锋人”,贵州省遵义公路管理南段副段长李浩用11年扎根一线的坚守,书写着“筑路为民”的担当答卷。
深耕公路养护,当好道路畅行“护航员”
2014年,24岁的李浩怀揣着对公路事业的热忱,踏入贵州公路系统,先后在开阳、白云、遵义三地公路管理段深耕。从配合前辈编制内业资料,到独挑大梁担任工程技术负责人、项目业主办主任,再到如今的副段长,他始终秉持“学习、积累、创新、改进”的信念,在公路养护、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的一线战场,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扎实过硬。
“公路养护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每一处病害处置、每一个安全设施,都直接关系到群众出行安全。”李浩对工作的严谨,藏在他每年详尽的工作总结里——2015年X002开南线大修工程技术工作,2019年S102贵烟线、S107粑修线路面病害与水毁专项整治,2022年作为“国评”桥梁组成员推进外业整治与内业编制……为筑牢业务根基,他主动搭建学习资料库,研读专业书籍完善知识体系,经常扎在施工现场,对照规范逐项检查施工程序,手把手指导整改,把质量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核查项目构造物尺寸
深耕项目建设,当好工程推进“领航员”
2023年,李浩担任G653线道真县玉溪经大路至杜家沟公路改扩建项目业主办主任。这一地方重点民生工程,直接牵动沿线3个乡镇、12个行政村群众的出行。项目筹备期,他带着政策文件走遍沿线村庄,开展征地拆迁宣讲近20次,耐心解答补偿标准、临时出行保障等问题,协调化解30余起征地纠纷,用真诚换来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建设阶段,为攻克工期难题,李浩成了工地上的“调度中枢”。他紧盯极端天气与冬歇期的影响,动态调整施工计划:根据道真县雨季规律,提前安排皂白渡大桥、一线天大桥的桩基施工,避开雨水干扰;通过增派人员、优化设备配置,将施工效率提至最高。最终,项目主体工程比原定工期提前5个月完工,让群众早日走上了安心路。

排查项目沿线安全隐患
深耕为民服务,当好人民满意“勤务员”
“公路通,产业兴,群众才能富。”在李浩心中,筑路不仅是修通一条路,更是架起服务民生的“连心桥”。公路养护时,他总借着巡查、调研的机会,收集群众对标志标牌、公交停靠点的建议,推动解决15件民生小事;项目建设中,他专门统筹修复施工损坏的农田水利设施,利用冬闲时节抢工,确保不耽误群众春耕;在G653线项目里,他还同步推进13公里农村公路连接线建设,彻底解决了2万多名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11年风雨兼程,公路旁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着李浩的成长。他先后获评省交通运输厅“2022年度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先进个人”、遵义市安全生产委员会“2022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个人”。面对荣誉,李浩始终保持清醒:“我只是做了公路人该做的事,保障道路畅通、服务群众出行,这是我的初心,也是一辈子要坚守的责任。”

检查G653线项目现场
如今,这位“90后”公路人仍奔跑在一线,在养护中守好安全底线,在建设中严把质量关口,在服务中办好民生实事,用实干诠释着新时代公路人的使命与担当。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12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