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路子站 » 遵义公路管理局 » 新闻中心 » 综合信息

王富霖的保丰答卷:强基 惠民 兴产步步实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2021年5月,恰逢驻村干部轮换,遵义公路管理局正安公路管理段的王富霖主动请缨,经单位研究,安排他到正安县格林镇保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一驻,就是四年。四年中,他扎根于此,倾力付出,助力保丰村迈向发展新阶段。

强基固本筑堡垒 党建引领促振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王富霖深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建强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但刚到村时,他就发现保丰村党建阵地建设不足,作用发挥不充分。于是便向娘家单位遵义公路管理局争取资金,加强党建阵地建设,并进一步完善文化墙和法治宣传栏。阵地建设完成后,王富霖组织大家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村“两委”成员的政治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党员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同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保丰村开展换届选举工作

2021年正值换届选举之年,保丰村被列为正安县换届选举示范点之一。为选出能担当、敢担当、能谋事、谋成事的村“两委”,王富霖积极听取村里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及农户的意见建议,大家建议动员有能力、品行好、高学历的年轻人回村参选。他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于是便四处打听,多方动员,最终成功动员3名高学历人才回村参加换届选举,其中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2人,且年龄都在35岁以下,切实把“一升一降”落到了实处。选举那天,看到有年轻人愿意回村,村民们脸上流露出信任与期待的笑容,保丰村换届选举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村“两委”补充了新的活力,选举工作得到了县、镇、村三级的充分肯定。

在保丰村党组织的带领下,各项工作顺利推进。2021年,保丰村被评为市级民主法治文明示范村,村政务大厅被评为县级优秀政务服务大厅;2023年,该村又获评省级健康卫生村的荣誉称号。

走访入户知民情 抗旱引水解民忧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驻村伊始,在老同事带领下,王富霖迅速开展入户走访。保丰村村民居住分散、山路崎岖,走访一两户人家常需翻山越岭,耗费大半天时间,但他毫不退缩,田垄间、大棚里、养殖场内、核桃树下都有他的身影。他帮村民干农活,与大家拉家常,渐渐互相熟络起来,他愿意倾听群众的心声,群众也愿意将心里话说与他听。

帮助群众协调疏通水源点堵塞 

2022年秋初,本就缺水的保丰村遭遇大面积干旱,村民生活及牲畜饮水成了难题。王富霖立刻组织自救,一边带领群众寻找新的水源,对接镇里争取资金修筑水池、购买水管;一边协调洒水车、水桶送水上门,解决群众燃眉之急。2022年至2024年,累计帮群众新修水池5个,修复水池6个,铺设水管4300米,解决抽水泵6个,送水23车次,惠及群众900人次。

“目前保丰村有水池近40个,人畜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大家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保丰村村党总支副书记周树海说道。

巧解难题修富路 深耕四载暖民心

2021年夏天,连日降雨导致保丰至春雷的道路被倒伏的树木、大量的淤泥和散布的落石堵塞,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出行。王富霖没有等靠要,第一时间组织村民用油锯将倒伏树木锯断,用铲子铲淤泥,用手搬石头,通过这样的方式清理出了便道,保障了道路通行。

完善道路基础设施

除了及时抢通道路,王富霖还将目光瞄向村里的断头路和尚未硬化的进寨路,进一步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王富霖通过实地调查,详细梳理、汇总需要完善的道路基础设施信息,并第一时间上报给娘家单位。遵义公路管理局、正安公路管理段对此高度重视,专门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村帮助指导,为打通道路堵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四年时间里,他为保丰村争取资金200余万元,用于新修朝溪组人行生产便道1210米,硬化张村组、大溪组进寨路及产业路415米,修缮破损路面1000多米,修复水毁点15个,摊铺沥青路面300多米,新建混凝土挡墙1600立方米,增设波形护栏114米,王富霖也被村民亲切称为“修路书记”。

牵线搭桥兴产业 强村富民拓新途

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2024年,王富霖与村“两委”共同努力,引进企业到保丰村发展羊肚菌种植产业。

“今年是第一年在保丰村种植羊肚菌,长势很好,70亩的羊肚菌预计亩产达400斤左右,目前,新鲜羊肚菌市场价格每斤80元,收益可观。前期村里面在土地流转、协调各方关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非常感谢他们”,羊肚菌种植企业负责人曾娟说道。

羊肚菌种植产业的发展,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从犁地、播种开始,我就在羊肚菌基地干活,已经3个月了,100元一天,离家近,还可以回家做家务,既挣了钱,也照顾了家人,很幸福。”一位在羊肚菌种植基地务工的村民笑着说道。

开展辣椒育种工作

如今,羊肚菌、辣椒、高粱、核桃种植和生猪养殖等产业在保丰村蓬勃发展,既推动了农业增效,更拓宽了农民增收,为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1400多个日夜浸润,保丰村的山水早已装进王富霖的心里。走访时村民递来的那碗热茶,修路时众人齐心攻坚的身影,产业落地时乡亲们脸上绽放的笑容……都成为了王富霖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王富霖已回到工作岗位,但他对保丰村的牵挂从未减少,时刻关注着村庄的发展。在他看来,乡村振兴不仅是改变村庄面貌,更是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他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走进乡村,扎根基层,用汗水浇灌热土,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变成现实。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