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余庆公路管理段始终锚定“交通强国”建设目标,秉持“早谋划、细部署、实推进”工作理念,在党的建设、公路养护、安全生产、党风廉政、文明创建、生态保护、交旅融合七个方面精准发力,实现公路管养事业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连续七年位列遵义公路管理局年度目标考核第一方阵,近五年稳居榜首,用实干与担当书写了公路人的时代答卷。
党建引领强根基,筑牢发展“红色引擎”
余庆公路管理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创建“红映娄山 匠心筑路”党建文化品牌,探索形成班子“头雁”领航、劳模“强雁”示范、干群“众雁”齐心的“头雁工作法”。通过“党建宣传栏”“党员活动室”等阵地建设激活组织生活,创新“三学一实践”机制深化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赴猴场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杜富国光荣之家等红色教育基地锤炼党性,推动党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提升。

组织全体党员在娄山关战斗遗址重温入党誓词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示范区”“党员先锋岗”,抽调党员骨干组建攻坚队,出色完成G243路面改造、G354改扩建等重难点工程。深化“党建联建+基层治理”模式,联合社区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破解家属小区管理难题。与县检察院党支部共建联建,为乡村道路安装安全设施。为挂帮的大乌江镇马龙村和关兴镇沙堆村修复水毁道路、硬化产业道路、发展茶产业等,动员村民发展茶产业11000余亩,助力挂帮村1602户实现年增收近2000万元。党支部先后获评全国公路交通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星级支部”“黔进先锋 四强党支部”、贵州省公路局“示范支部”“四强党支部”等荣誉,多次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精雕细琢抓养护,擦亮“畅安舒美”底色
余庆公路管理段以养护市场化改革为抓手,落实区域化养护《八项机制》,推动养护质效持续提升。建立“科技+人文”养护新模式,引入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运用“抗裂贴”“移动式养护设备”等“四新”技术处置路面病害,实现病害“早发现、早处置”。

贵州省公路局2024年普通国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在余庆演示微创新设备操作
开展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长陡下坡安全隐患治理工程等,全力提升道路安全等级,推行“人工+机械”精细化养护模式,常态化开展路面清扫、绿植培植、设施维护等工作,实现“一条大道、两路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在2024年路况检测中,管养公路路况优良率达100%,常年稳定在99.53%以上。积极协助推进贵州省2024 年普通国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顺利召开,在2022年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中,管养的G243线大乌江特大桥代表贵州迎检,取得桥梁单项全国第二名的贵州历史最好成绩。
守牢底线保安全,构建立体防控体系
余庆公路管理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率先在国省干线建立“一路三方”联勤联动机制,联合交警、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和信息共享制度,形成监管合力。创新“徒步巡查+仪器检测+视频监控”排查模式,对路面裂缝、桥涵病害、边坡松散等隐患建立台账,科学划分处治优先级。“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路面修补76421平方米,更换波形护栏5395米,施划标线19048平方米。

G243线弯道会车预警系统和彩色柔性防护轮胎
针对山区公路特点,在事故多发路段设置彩色柔性防护轮胎、智能会车系统等设施,在大乌江隧道安装反光腰线与高分子反光材料,大幅降低事故发生率。在G243线大乌江特大桥建立结构安全监测系统,实施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工程,布设130个测点,实现结构安全实时预警。强化应急保障,组建党员应急突击队,备足抗凝保畅物资,为群众出行筑牢安全屏障,获评遵义市2023年度安全生产优秀单位。
清风正气护征程,践行廉洁护航发展
遵义公路管理局在余庆公路管理段敖溪养护站建成廉洁文化展厅,融合图文展板、电子屏等元素,展现清廉案例与家风家训,被余庆县纳入基层廉洁文化点。依托彭银军劳模工作室,通过“劳模话清廉”“微课堂”等形式,挖掘其三十余年勤廉事迹,传递爱岗敬业、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

参观遵义公路管理局廉洁文化展厅
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旁听案件审理、参观看守所,结合突破乌江纪念园红色资源及红军当年向当地村民购买红薯等廉洁故事,传承廉洁基因,在公路沿线打造红色文化浮雕,强化初心教育。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厘清与养护企业权责边界,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领域筑牢制度防线,构筑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精神文明树新风,涵养公路“人文情怀”
余庆公路管理段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选树先进典型,成立彭银军劳模工作室,培育出全国“最美公路人”“贵州好人”“遵义市道德模范”等标杆人物,形成劳模精神传帮带,近年来18人次获地厅级以上表彰。2025年6月,《老彭的多重身份》参加“我是新时代交通人”第四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好故事宣讲,荣获全国“百强好故事”称号。

《老彭的多重身份》参加“我是新时代人”第四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好故事宣讲现场
文明创建硕果累累,获评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市级“文明单位”。深化实践服务,开展义务植树、环境整治等志愿活动,打造飞龙湖停车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等便民设施,路域环境实现“四季常绿”。通过“党建+文明创建”融合模式,职工文明素养显著提升,实现精神文明与公路管养事业协同发展。
生态优先促发展,绘就路域生态画卷
余庆公路管理段将生态理念融入养护全过程,实施路域环境“八个无”治理,联合管养公路沿线乡镇开展非公路标志(广告设施)、占道经营、违规搭接等专项整治,打造“人在景中游、车在画中行”的通行环境。沿线采取特殊绿化点、连续密植型路段相结合方案,做到乔、灌、花、草布置合理,绿化带、景点相互配套,达到树种多样、四季常青、花草成片、层次分明的效果。沿线补植灌木和乔木800余株,配套建设飞龙湖停车区、大乌江售卖亭等绿化节点,实现“四季常绿、花草成片”。

G243线风吹坝路段
推行绿色养护技术,减少施工扬尘与噪声污染,优先采用环保材料修复路面,通过生态植草加固边坡,实现公路养护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将国道路域环境整治纳入县文明办年度重点,常态化开展包保区域卫生整治,2024年创文工作在省公路局工作会上交流发言,被交通运输部授予“文明示范窗口”称号。
路旅融合兴产业,激活县域经济动能
余庆公路管理段以G243线改造为契机,将“路旅融合”理念贯穿设计施工全过程,串联湄潭茶海、敖溪土司古镇、红渡梯田等景点,与地方政府共建飞龙湖停车区,配套观景、如厕、购物功能,引入第三方运营带动群众就业,免费开放龙溪养护站篮球场等设施服务民生。依托“畅安舒美”路网,助力余庆建成全省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基地,推动贵赤酒业、茶叶深加工等产业落地,余庆剔骨鸭、小叶苦丁茶等农特产品借路外销。服务文旅发展,保障松烟山地自行车赛、首届环贵州公园省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龙溪“坝坝篮球赛”“贵州斗舞会”等活动顺利举办,2024年余庆县接待过夜游客达50万人次,“贵州斗舞会”获评全国乡村振兴一等案例,助力实现所有乡镇通公交,让公路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纽带”。

与地方政府共建飞龙湖停车区
“十四五”收官在即,余庆公路管理段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优化养护体系,强化安全保障,持续深化路旅融合,以更扎实的举措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公路保障。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12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