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交审批〔2025〕216号
贵州省凯里公路管理局:
你局报来《贵州省凯里公路管理局关于审核G653凯里旁海至凯里公路改扩建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的请示》(凯路呈〔2025〕39号)及相关附件收悉。厅已委托省公路局组织有关单位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设计单位已按照咨询单位、咨询专家及会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并经咨询单位、咨询专家复查认可。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关于G653凯里旁海至凯里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黔交规划〔2025〕29号)确定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现批复如下:
一、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一)G653凯里旁海至凯里公路改扩建工程起点位于凯里市与黄平县交界处的旁海镇大溪村,顺接规划建设的G653施秉杨柳塘至旁海公路终点,途经王银、卡房、水珠、翁项、水寨、新台,终点位于凯里市翁稍路口,顺接已建成的G653翁稍至粮校公路,路线全长31.246公里,初步设计建设规模较工可批复建设规模31.935公里减少0.689公里。
(二)全线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进行改扩建,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其中K6+775~K7+520段维持老路技术标准,仅对路面进行加宽,全线路基宽度采用8.5米,改扩建路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利用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100,小桥、涵洞及路基1/50,其他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山区普通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规范》(DB52/T 1609-2021)执行,初步设计技术标准与工可批复基本一致。
二、工程地质勘察
勘察单位依据相关规范,结合项目特点,采用了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等综合勘探手段,对推荐线及比较线的构造物实施了综合工程地质勘察,勘察手段和方法运用较为合理,初勘深度及工作量布置基本满足初步设计要求。
下阶段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沿线岩溶、滑塌体、顺层边坡、地质灾害等不良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其分布范围、规模、发展趋势及对工程的影响,为处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二)根据初步设计批复路线,严格按照地质勘察规范要求,合理布置详勘工作量,强化中间检查及勘察验收工作,确保勘察资料详实有效,详勘成果满足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三)下阶段应加强全线桥梁工程桥区范围内地质勘探工作,补充桥区范围内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内容,分析桥梁横向边坡地质情况及现有防护工程防护能力,研判其对桥梁安全的影响。
三、路线
(一)初步设计路线起终点、主要控制点和路线走向符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要求,同意初步设计路线设计方案。
(二)初步设计根据工可推荐的路线走廊带,综合项目沿线地形、地质、水文等建设条件以及工程规模等因素,布设了推荐方案K线以及A、B1、B2、C、D共5段同精度比较线,比较方案共计16.771公里,占推荐线总长的50.36%,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推荐的路线方案K线。
(三)下阶段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4号)、《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贵州省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黔交建设〔2017〕134号)要求,加强横断面设计,优化土石方调配,严格控制高边坡开挖,减少弃方,在保证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同时,贯彻保护环境和节约用地的设计理念。
(四)项目全线6段引用“地标”技术标准,下阶段需进一步论证后选用,部分路段平、纵组合较差,个别缓和曲线长度不满足超高渐变率要求、纵坡坡长超标的路段在增加工程量不大的情况下,要再次优化调整。
(五)本项目受地形、地质、古树、征地拆迁制约,部分路段进行了必要避让,下阶段要针对避让路段技术指标进行优化调整,降低土石方工程量,强化过境路段安全设计,节约工程造价。
四、路基路面
(一)原则同意初步设计采用的路基标准横断面形式、一般路基设计原则和不良地质的处治及特殊路基的处理设计方案。下阶段应结合地质详勘情况、耕地分布情况,合理选择边坡开挖坡率,减少占用耕地面积,践行节约用地。
(二)同意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表处+透层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碎石底基层的结构组合设计方案,下阶段根据沿线材料特征、车型比例,加强路面结构计算,合理选择路面结构层参数,节约工程造价。
(三)原则同意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方案,下阶段应根据区域气候特征和坡面径流特点,优化综合排水系统,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的暴雨强度、汇水面积计算排水量,合理选择边沟断面形式及尺寸,同时加强超高缓和段的排水处理,防止平坡路段积水。
(四)下阶段应结合凯里市地形、地质特点以及沿线顺层边坡稳定性分析结论,充分调查本项目周边已建成公路各类边坡防护效果,汲取沿线老路历史地质灾害处治经验,合理设置边坡防护形式,确保防护到位。
(五)下阶段应结合边坡设置情况,按照《贵州省公路边坡养护检修通道设置技术及管理规定(试行)》(黔交建设〔2020〕60号)要求,完善边坡养护检修通道设计,边坡平台及边坡检修道要研究考虑是否硬化。
(六)本项目部分路段为老路改扩建,下阶段应充分利用老路路面材料,提前开展路面材料检测,结合检测结果,确定利用数量并纳入施工图预算。
(七)本项目部分路段为老路改扩建,下阶段应结合地质详勘报告、老路路面材料检测情况,将沿线开挖石方可利用的片块石材料纳入排水、防护、涵洞等砌体工程中,以消化石方,降低工程造价,并将沿线老路路面材料、片块石利用情况纳入施工图预算。
五、桥梁、涵洞
(一)同意本项目新建大桥134米/1座、中桥67米/1座、小桥26米/1座,利用大桥314.3米/1座,设置涵洞1320.3米/97道,利用涵洞4道,桥涵选址及结构形式选用基本合理,原则同意全线桥梁、涵洞初步设计方案。
(二)本项目利用桥梁旁海大桥桥梁检测为设计荷载等级公路-Ⅱ级,原桥病害较多,下阶段应结合桥梁检测报告提出的病害处治方案,细化病害处治措施,完善桥面排水系统,并将相关费用纳入施工图预算。
(三)下阶段应结合地形、水文建设条件,进一步优化涵洞设置位置、数量和孔径,根据地质情况逐一绘出涵洞结构图,加强涵洞进水口沉沙池等配套设施的设计,完善排水及检修系统,涵洞排水口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的,应加强污水管控设计。
六、路线交叉
(一)原则同意本项目平面交叉49处,交叉设计方案基本合理。下阶段应结合《安全性评价报告》有关建议,进一步渠化交叉设计,补充完善交叉路口安全设施,与等级公路的交叉路口应结合交通量完善交叉路口交通安全管控设施。
(二)下阶段应详细调查被交叉道路平纵面技术指标,进一步优化调整,对交叉角度较小、被交路纵坡较大、间距较小的平面交叉应进行重点优化,如无优化调整纵坡条件,应预留停车等待观察平台,确保交叉视距,保障行车安全。
七、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一)原则同意初步设计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方案,下阶段应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总体设计,根据公路功能、安全性评价结论,细化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标识标牌应满足国道桩号传递要求,路面标线设计、实施及验收应符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公路交通标志标线优化提升专项工作的通知》(交公路明电〔2021〕127号)的相关要求。
(二)护栏设置原则应按《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相关要求合理设计,确保不缺不漏,护栏等级选择应明确依据,不同护栏之间、护栏与桥梁、护栏与挖方边坡之间应加强衔接过渡设计。
(三)本项目路线不长,初步设计阶段在旁海、翁稍两处分别设置交调站,设置频率较高,下阶段应结合交调规划需求进一步论证设置。
八、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一)同意环境保护及绿化工程设计方案,下阶段应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及《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贵州省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黔交建设〔2017〕134号)要求,将环评、水保要求的相关措施具体落实到设计中,加强环境敏感点调查并在改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处治。
(二)本项目共设置5处弃土场,下阶段应结合耕地占用面积,进一步核实项目弃土场及拌合站选址,避免乱挖乱弃,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因地制宜采用当地灌、花、草、藤植物,酌情选用小胸径乔木,完善公路两侧、边坡、取弃土场等绿化和美化设计。
(三)下阶段应按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公路服务“四化”专篇设计,查明沿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的设施布局,提出本项目服务沿线“四化”的具体措施设计、投入及效率,并突出岑巩县地方特色和公路行业特色。
九、概算
本项目依据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3830-2018)、《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T 3831-2018)、《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3832-2018)、《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3833-2018)、《公路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方案》(交办公路〔2016〕66号)以及贵州省有关规定进行编制,设计概算采用的编制办法、费率正确,定额选用基本合适,材料单价基本合理。
(一)核定建筑安装工程费28250.3670万元;
(二)土地使用及拆迁补偿费10123.3096万元;
(三)工程建设其它费2517.6688万元;
(四)预备费2044.5673万元;
G653凯里旁海至凯里公路改扩建工程两阶段初步设计概算核定为42935.9126万元,较工可批复估算总投资43771万元减少835万元,降幅1.91%,施工图预算总投资应控制在初步设计批复的概算范围之内,最终工程造价以竣工决算为准。
十、其他事宜
(一)请你局按照本批复精神督促设计单位进一步做好施工图设计,及时开展施工图设计外业验收,督促安全性评价单位增加桥区安全性评价,施工图设计报批前,本项目环评、水保、林地手续应取得基本意见,占用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应取得明确结论。
(二)请你局督促设计单位下阶段按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领域推广以工代赈的通知》(交办公路〔2022〕35号)及《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在全省普通公路建设和管护领域大力推广以工代赈工作的通知》(黔交公〔2023〕2号)明确“以工代赈”用工环节目录,细化“以工代赈”专项设计。
(三)设计单位应进一步对原有老路及施工干扰路段进行调查核实,实施过程将根据老路损毁程度视资金情况进行恢复。
(四)请你局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实施,认真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选择从业单位。质量监督单位为贵州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支队,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为冯建林,项目负责人为张海燕,技术负责人为陈豫慧。
附件 G653凯里旁海至凯里公路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审查对照表.pdf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2025年7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