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路时讯

玉屏:“四好农村路” 赋能黔货出山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盛夏的武陵山区草木葱茏,蔬果飘香。在铜仁市玉屏自治县田坪镇庆寨村辣椒基地迎来采摘季,当地村民正忙着采摘、分拣、装车,供应市场“订单”需求,田里一派喜获丰收的景象。

    看着一辆辆载满新鲜辣椒的货车从基地驶向远方,村主任吴优的思绪也跟着拉回当年。“以前路不畅通,辣椒、瓜果等山货只能挑着去市场上售卖;如今‘四好农村路’内通外联,货车直接开到产业基地,农产品畅销省外,太方便了!”

    庆寨,一个听起来充满喜庆的名字,千百年来却因交通落后,村里千亩良田难以发展规模产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留下“运肥收粮、肩挑背扛”的俗语回荡在山间,诉说着庆寨人的无奈与彷徨。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黔东干部群众在推动脱贫攻坚、谋划乡村振兴事业中,不断实践总结的真理。

庆寨村“四好农村路”

  “十三五”期间,玉屏自治县从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个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省道干线相互连接,乡道、村道依次交织,形成了内通外联、乡村互通、组组畅通的全覆盖式交通运输网络,为黔货出山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在玉屏绿水青山之间架起振兴的桥梁,连接了十里八乡,农民群众走出了一条条“脱贫路”“致富路”“幸福路”。

    借助“四好农村路”创建的东风,庆寨村积极流转土地,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辣椒种植,村民实现土地租金和务工工资双收入,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每次合作社发布招工信息,67岁的村民王桂花总是早早来到产业基地,背着竹篓在田里来回穿梭。她额头上的皱纹像刚犁过的田亩,但手中的动作却不比年轻人慢半分。

    “这几年,享国家的福,我们家乡真是发生了大变化,想不到种了大半辈子的土地,如今还能靠土地赚钱。”王桂花说,每年仅靠辣椒基地务工一项,就能增收5000余元。

    220亩辣椒采收结束,村里还打算轮种西蓝花。烈日照耀下,满脸汗水的吴优信心十足。村里路通了,产业发展有了基础,他却更忙了。“每天都想着怎么搭上乡村振兴的快车,想来想去,还是要培养能人,搞好产业。”

玉屏“四好农村路”为群众提供便利。  胡攀学 摄

    如今,庆寨村的西瓜、油茶、蛋鸡等产业正蓬勃发展,演绎着庆寨人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可吴优觉得这还不够。“乡村振兴就是新的起点,我们要把村子建得更文明、更美好!”

    说话间,时针指向了中午12点。基地里,已不见忙碌的人群,基地外一条新铺设沥青的公路蜿蜒伸展,一头向山上连着家家户户和村里的产业基地,一头向下通往山外,连接着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通向大江南北、四面八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