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52线习水仙源段
习水县地处贵州省西北部,是连接贵州、四川、重庆的枢纽地带,也因其是红军“四渡赤水”的发轫地,素有“绿洲红城”之美誉。
在习水的山水之间,有这样一些地方,不仅能看到静谧清幽的自然风光,更带来了夏日的清凉。习水县的寨坝镇和仙源镇,便是这样的避暑佳处,是人们夏日逃离酷热的理想之地。
曾经因交通闭塞“养在深闺”的仙源镇,如今因西部大开发带来的交通改善,成了近300家民宿客满、1.5万套避暑房热销的“避暑城”。飞檐翘角的黔北民居旁,行道树下停满的渝牌车,正是公路带来活力的生动注脚。2013年以来,随着G352线及周边路网的升级,8个旅居楼盘如珍珠般被公路串联,形成了10平方公里的“避暑城”。游客清晨沿公路旁的山路登顶看日出,傍晚在公路连接的广场上跳舞,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快进漫游”成了现实。
公路的养护升级,始终与避暑经济的脉搏同频。2024年以来,习水公路管理段在仙源镇和寨坝镇实施路面修复养护工程4.486公里,预防性养护1公里,共计处理10个地灾风险点,总投入1253.2万元。2025年计划投入2209.8万元,实施10余公里路面修复与安防提升,这些数字背后,是对“公路通、游客来、产业兴”的深刻践行。当平整的路面承载着游客的期待驶向山间,当安防精细化提升的公路守护着夜晚广场的欢声笑语,习水的公路早已不只是交通要道,更是串联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清凉动脉”。
如今,沿着G212线感受寨坝的宁静,顺着G352线领略仙源的活力,已成为习水避暑的独特打开方式。这场“公路+避暑”的双向奔赴,让两地的“凉”资源转化为发展的“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