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从江县下江镇孖温大桥正式建成通车,两岸出行彻底告别摆渡历史,通行时间由原来的90分钟缩短至2分钟,直接惠及孖温、良文、岑送、平茶等村寨数万名村民的生产生活。
“原来种田要划船,涨水就过不去,秋收的时候肩挑背扛到河边再渡船,太费劲了!现在大桥通了,车子能直接到田间地头,太方便了!”骑着电动三轮车驶过大桥的孖温村村民彭长平满脸幸福。岑送村村民蒙情身也难掩激动:“以前赶集、看病、送孩子上学要绕远路,现在走大桥,省时又省心!”
通车现场彩旗飘扬,芦笙阵阵,聚集了不少村民,他们身着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激动,准备见证历史性的时刻。随着车辆平稳地驶过大桥,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孖温村、良文村、岑送村等村寨位于都柳江边,在过去,村庄两岸村民出行及东岸学生上学均需在孖温村附近渡口采用小型舟船进行摆渡过河,极不方便且有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孖温大桥全长389米,桥面宽12米,其中车行道7米,两侧人行道各2.5米,结构形式为(98 183 98)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主跨183米,在同类型桥梁中位列国内第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民生工程。
大桥建设过程中,公路项目办针对水下引孔难、钢管桩定位精度高的问题,优化方案与资源配置,实时调整参数,提前15天打通主体工程运输通道。建设团队积极克服地质地貌复杂、水上水下作业、施工场地狭窄、持续高温等不利影响,成功应对百年一遇特大洪灾考验,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采取降尘、降噪、泥浆外运等多项措施,全周期注重对都柳江流域及附近生态环境保护。
大桥建设不仅改善了交通,更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就业机遇。孖温村村民潘红慢是项目保畅员,负责道路安全保畅和机械辅助工作,“原来打零工收入不稳定,现在在家门口就业,收入有保障,对家里帮助太大了!”
项目建设期间,项目部统筹协调从江县人社局、县交通局等,围绕“以工代赈”和振兴工程建设要求,开展技术技能培训,通过招聘提供值班人员、后勤人员等工作岗位,助力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目标。
一桥越都柳,为当地板蓝根、百香果、辣椒、香禾糯等农特产品打通运输通道,助推“黔货出山”,也畅通月亮山百里梯田等景区观光旅游通道,为激发乡村经济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孖温大桥
群众载歌载舞庆祝大桥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