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路时讯

山水“骑”行 遇见黔北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首届环贵州公园省国际公路自行车赛S5余庆大乌江-湄潭中国茶海于10月23日开赛,骑手们从余庆县河滨广场出发,途经遵义公路管理局管养的国道243线、国道326线,向湄潭中国茶海疾驰。

S5余庆大乌江--湄潭中国茶海职业组路线图

这条185公里的“皇后赛段”不仅是赛事中最具挑战性的赛段,更是一条串联山水与人文的交旅融合长廊,让每一位骑行者在挑战中邂逅黔北公路的独特魅力。

S5余庆大乌江-湄潭中国茶海赛段穿梭于贵州最负盛名的茶乡之间,沿途风光如诗如画。

国道243线大乌江路段

在余庆县城,都市第三地生态园近2000亩的园区内,珍稀花木随风摇曳,形成“一步一景,四季皆美”的独特景观,在“贵州斗舞会”现场,沉浸式体验“烟花漫游”和舞蹈魅力。

余庆都市第三地生态园

途经余庆大乌江镇,晨雾还未散尽,碧绿的江水像被揉碎的翡翠沉在雾里,岸边的突破乌江纪念园静静矗立,红色浮雕诉说着当年红军突破乌江、转战黔北的峥嵘岁月。

大乌江镇

大乌江镇突破乌江纪念园

骑过飞龙湖停车区,观景台恰好提供了驻足的理由,极目远眺,贵州第一大人工湖泊飞龙湖的烟波浩渺尽收眼底,白鹭掠过水面的身影为这场骑行添了几分灵动。

余庆县飞龙湖停车区

余庆县飞龙湖景区

沿着243国道穿过古城门,驶进拥有“千年土司传奇” 的敖溪古镇,青砖马头墙、红梁花格窗的建筑风格,烘托着一种远古而悠远的气氛,静静流淌的敖溪河讲述着始于公元1035年的土司文化历史。

国道243线敖溪古镇路段

作为“中国第一骑游小镇”的松烟镇是途中的惊喜,该镇集茶产业、骑游文化、自然风光和人文遗产于一体,远看似林园,近看是茶园,白墙红瓦的黔北民居星罗棋布,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让人忍不住放慢车速。

余庆县松烟镇路段

离开余庆,便来到素有“云贵小江南”美誉的湄潭,在这里,60万亩生态茶园如绿浪翻涌,一眼望去,满眼的翠绿茶田,简直让人心旷神怡。

国道326线穿越中国茶海景区

走进国道243线旁的湄潭县兴隆镇小茶海景区,葱绿的茶园中,套种的桂花、垂丝海棠等花木,为茶海绿色的外装上点缀出彩色的衣带,与葱郁的茶园相映成趣。

国道243线过境兴隆镇公路两侧茶园

漫步于观光栈道,茶香花香相伴,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在花灯剧《十谢共产党》的发祥地兴隆田家沟,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听一出原汁原味的花灯戏,在婉转的唱腔里,读懂这片土地最深沉的情感。

湄潭县永兴镇中国茶海景区观海楼

沿国道326线一路前行来到黔北四大重镇之一的湄潭永兴古镇。这里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茶海,连片茶园近4.3万亩,登上观海楼俯瞰茶海,茶垄如巨幅指纹,层层叠叠,一直延伸到天际。抗战期间,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县城和永兴镇办学七年之久,在这里留下了“竺可桢与群众打赌天气变化”“李政道借灯读书”等许多求学、求知、求进的故事,办学旧址“欧阳曙宅”“浙大教授楼”“李氏古宅”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

国道326线湄潭县永兴镇马义村境内油菜花

沿途更藏着令人向往的烟火密码。刚出锅的余庆剔骨鸭是必尝的美味,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香辣口味还是藤椒风味,配上独特的豆豉蘸料,每一口都层次分明。湄潭的永兴板鸭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永兴古镇的传统美食,板鸭油润光亮、香气浓郁、皮酥肉嫩、口感鲜美,具有腊香、卤香、肉香融合的独特风味。沿途的油茶、灰豆腐等美食也吸引着旅客的味蕾。

余庆剔骨鸭与湄潭永兴板鸭

这场黔北公路骑遇早已超越了体育竞技的范畴。公路将飞龙湖的碧波、松烟镇的田园、茶海的绿浪串联成线,把剔骨鸭的鲜香、油茶的醇厚、永兴板鸭的浓郁编织成味,更让红色文化与茶乡底蕴在途中自然流淌,这场连接风景与生活、历史与当下的“传骑”之路,让每一位过客都成为黔北山水公路的见证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