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路文化

G246线:匠心筑就幸福路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在黔西南的万峰林间,G246蜿蜒如龙,从兴义赵家渡延伸至祥和大桥,串联起34.762公里的山河画卷。这条路,曾是泥泞的县道,如今蜕变为“畅安舒美”的文旅长廊。这条路,承载着布依族阿妈背篓里的枇杷香,也托举起游客镜头里的万峰湖光的秀丽景观。

G246线天字湖观景台

大道焕新 从泥泞县道到山水画廊

G246曾是1993年开工建设的X602县道(原兴天公路),路基窄、弯急坡陡,雨季泥泞、旱季扬尘,农产品出山损耗三成,塌方堵车更是常态。“以前赶路,农用车颠簸一路,筐里的水果烂掉小半。”兴义公路管理段老工程师罗嗣新的回忆,藏着曾经的“行路难”。

G246线山地旅游文化小品景观

2015年,X602提等升级为G246线,路基拓宽至8.5米,设计时速提至40公里。2021年10月起,兴义公路管理段接棒养护,2023年以“路在画中·畅行万峰”为主题绘就公路文化长卷:边坡点缀三角梅,黄花槐摇曳成荫,万峰湖畔观景台变身网红打卡地。曾经的“尘土路”,蜕变为“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水墨长廊。

路通民兴 路旅融合激活乡村经济

赵家渡的清晨,枇杷园里果香扑鼻。50米长的“公路服务长廊”里,果农将金黄的“大五星”枇杷摆上摊位——这里曾是超限检测站空地,如今成了农产品交易的“黄金窗口”。“以前路边摆摊躲车,现在有了专用停车带,安全又省心,果子卖得快,价格还高!”果农的笑声里,是路旅融合的实惠。

G246文化公路山地旅游文化小品景观

万峰湖观景台的傍晚,晚霞映红湖面,游客忙着定格“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景。布依族民宿老板笑得合不拢嘴:“路修好后,节假日自驾游客多了三成!钓鱼的、避暑的、露营的……民宿客房常常爆满。”观景台配套的充电桩、公厕和“水墨画卷·我在天字湖等你”指示牌,让旅途既有诗意,更有温度。

祥和大桥上,左望黔山叠翠,右瞰桂水含烟。桥头古驿道的马蹄印虽已斑驳,却见证着变迁:“以前马帮走两天,如今货车去广西,半天就到!”村民黄大爷的感慨,藏着“路通财通”的密码。

匠心雕琢 七彩丝带串联山河文脉

公路沿线的挡墙上,“修一条路、串一片景、兴一方业、富一方民”的标语格外醒目。兴义公路管理段以党旗红、生态绿、安全黄、布依蓝等七彩绘就公路底色。

公路标语

“党旗红”铸魂,党员先锋队带头攻坚石漠化治理,马岭河峡谷边坡曾是“地球的伤疤”,如今油麻藤爬满钢丝网,松鼠在绿意中跳跃,实现公路与自然共生;“安全黄”护航,彩色防滑路带、鱼肚型导流线划出“黄金防护带”,夜间反光的柱帽式轮廓标连成“星光大道”,司机点赞“像装了导航灯,心里踏实”;“布依蓝”添彩,停车区、观景台嵌入布依族文化小品,石板画、铜鼓雕塑架起民族文化“快车道”,让公路成为民族交往交流的纽带。

大道如虹 通衢延伸幸福图景

赵家渡“加油奔跑·兴义真好”景观旁,枇杷基地的直播正火热:“路通了,快递直达村口,咱们的枇杷48小时就能到北上广!”镜头里,满载鲜果的货车穿梭而过——这条路,激活了沿线枇杷、中药材等产业,让“山货”变“网货”,带富一方百姓。

赵家渡枇杷基地

在兴义公路管理段的规划图上,G246正朝着广西延伸,未来将串联坝盘景区、峰林布依、马岭河峡谷等更多景点,成为“串景成链”的文旅动脉。养路工涂高友边抹着脸上的汗珠边笑着说:“我养了一辈子路,就盼着这条路能越修越远,让孩子们看看更大的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