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河大桥
梅溪河位于习水县良村镇梅溪河村,是习水河的一级支流,如今的习(水)梨(园坝)公路、习(水)新(站)公路、江(津)习(水)古(蔺)高速公路都跨越梅溪河,梅溪河上的桥梁也成为了习水交通路网中的重要地标之一。
曾经,梅溪河两岸悬崖对峙,为方便出行,当地老百姓就地取材,在三角塘修建了一条不到两米宽的小石板桥。1935年,红军在遵义会议后继续战略转移,为阻拦红军,川军派郭勋祺部布防追击。红军与川军在梅溪河一带展开遵义会议后的首次正面交锋。
梅溪河大桥
梅溪河位于习水县良村镇梅溪河村,是习水河的一级支流,如今的习(水)梨(园坝)公路、习(水)新(站)公路、江(津)习(水)古(蔺)高速公路都跨越梅溪河,梅溪河上的桥梁也成为了习水交通路网中的重要地标之一。曾经,梅溪河两岸悬崖对峙,为方便出行,当地老百姓就地取材,在三角塘修建了一条不到两米宽的小石板桥。1935年,红军在遵义会议后继续战略转移,为阻拦红军,川军派郭勋祺部布防追击。红军与川军在梅溪河一带展开遵义会议后的首次正面交锋。
1950年习水解放,桐(梓)赤(水)公路习水段于1956年重修,经过一年的时间建成全长30.2米、宽7米、高8.2米的梅溪大桥,当地群众称之为“新桥”。据悉,大桥通车那天人山人海,公路沿线群众脸上洋溢着笑容,到处是一片欢腾。
同流“桥”汇
为加快习水交通建设,1996年至2000年,习水县人民政府对习水县城至梨园坝的公路分两期进行改造。新建了全长70.2米、宽9.4米、高42米的梅溪河大桥,人们称其为“桥上桥”。这座大桥通车后,南来北往的车辆不再绕行桐(梓)赤(水)公路上的梅溪大桥,大大缩短了良村至县城公路的里程,梅溪河大桥有力推动了习水经济社会的发展。
2024年,习水公路管理段通过预防性养护对梅溪河大桥的钢护栏进行除锈刷漆,给桥梁涂上一抹“红”;2025年2月,G212习水温水至黄木坪公路路面改造项目正式复工,路面改造包含对梅溪河大桥桥面洗刨重铺,桥面病害修复,提高桥面行驶舒适度。位于梅溪河大桥旁的梅溪河战斗遗址被命名为第四批“遵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桥与战斗遗址相邻,仿佛在述说着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
从1935年见证中央红军战斗历史的石板桥到1956年重修的梅溪大桥,再到1996年至2000年期间新建的梅溪河大桥,这条奔流不息、涛声依旧的梅溪河,见证了各个历史时期桥的变迁,也“桥”见了习水公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