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路子站 » 安顺公路管理局 » 新闻中心 » 行业文化

大道如虹畅黔中 ——安顺公路管理局“十三五”国省道项目建设交出满意答卷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翻开安顺公路管理局“十三五”国省道项目建设地图,以紫云县城为中心呈辐射状的“十”字大通道赫然跃于纸上,如一只承载着安顺人民梦想的雄鹰盘旋在山间,呼之欲出,飞向远方。

十三五”以来,安顺公路管理局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家、省、市在公路建设上的各项扶持政策和资金,不断加大公路建设力度,先后完成了S209木山堡至紫云、S209紫云至猴场、G354营盘至紫云县城、G354紫云县城至乐纪、G320关岭顶云至盘江桥等公路的建设,建设里程共221.2公里,总投资18亿元。项目覆盖西秀、紫云、关岭、镇宁4个县区,串联8个收费站、直通12个乡镇。截止2021年6月,所有项目完成交工验收。至此,安顺公路管理局“十三五”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100%完成交工验收。

公路建设结下累累硕果,成绩的背后正是安顺公路人始终不忘初心、主动作为,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安顺公路管理局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优先、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建设理念,始终以打造“品质工程”为目标,狠抓工程质量,注重生态环保,努力将每一条公路建设好、养护好、运营好。

大道为民 百姓奔向幸福

G320线关岭顶云至盘江桥公路,江龙村k2306-2308

安顺公路管理局在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安顺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奏响安顺国省干线公路与脱贫攻坚齐头并进、凯歌高唱的激情乐章,用实际行动诠释公路人的初心使命,用“铺路石”精神浇筑成条条通衢大道!

驱车行驶在公路上,一条条平整宽阔的公路穿行于乡村田野间,或沿着河道前行,或贴着农家穿村而过,沿途是看不尽的乡村新貌,听不完的百姓奔向幸福的欢声笑语。

S209木山堡至紫云公路K33+540~K34+838猫营过境段路基宽度调整为18米,有效提高通行能力

S209线木山堡至紫云段公路位于安顺市西秀区和紫云县境内,是由安顺市通往紫云方向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北起于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木山堡村,经西秀区宁谷镇、鸡场乡、紫云县猫营镇、松山镇,南至紫云县松山镇,建设里程61.388公里。S209线紫云至猴场公路顺接S209线木山堡至紫云段改扩建项目终点,起于紫云县松山镇新寨村,沿紫云县城市道路,于关阳大地附近下穿惠兴高速公路后,经母猪龙、摆纳至羊场,沿S209线至猴场镇,路线全长45公里。

G354营盘至紫云县城公路与安紫、惠兴高速互联互通,相互补充

G354紫乐公路新貌

G354营盘至紫云县城公路位于安顺市紫云县境内,是由黔南长顺通往安顺紫云方向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起点位于安顺市紫云县与黔南州长顺县交界处,终点位于安顺市紫云县城,路线全长50.5公里。G354紫云县城至乐纪公路,起于紫云县城西南面紫云殡仪馆处,途经五里碑、烂田、望天洞、林场、大田包包、燃灯、板母水厂、新寨、小院、弄林、坝雨、新寨,项目终点接乐纪与镇宁至乐纪公路顺接,线路全长27.73公里。

G320盘江桥停车区

G320线关岭顶云至盘江桥公路起于顶云乡永宁大道,终点位于盘江桥,经黑牛凹、安隆、永宁镇、曾家湾、黄土塘、白英哨、渣口岩、于新铺乡北侧布设新线绕避新铺街道至盘江河,沿马马崖一级水电站恢复重建G320线位布线至本项目终点北盘江大桥关岭岸桥头,路线全长36.812公里,其中联络线长1.745公里。

紫云县是贵州小省办大交通的典型缩影,当时的一个深贫县现在拥有6条国省道、几千公里农村公路,真正实现“出门硬化路 抬脚便上车”的美好愿景。“十三五”时期,安顺公路管理局建成5个项目,其中在紫云建成4个项目共183公里,总投资16.7亿元。S209线木山堡至猴场、G354营盘至乐纪,两条公路形成南北、东西交贯的“十”字大通道,紫云县城位于中心枢纽上,直通紫云县7个乡镇、串联6个收费站,充分发挥国省干线“中间一公里”上连下通和集散功能,形成横连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城乡、高效便捷的公路网络,辐射紫云全境,为紫云县在2020年摘掉国家深贫县帽子、撕去千年贫困的标签、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如今正全力助推紫云走向乡村振兴。

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开心!”今年70多岁的曾家湾田老汉说:“一辈子窝在这大山里,现在终于可以沿着新修的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条公路还没有改建的时候,我们从板当去紫云宁愿绕路都不愿意走这条路,坏车不说,人坐在车上真的颠簸得很难受。” 在营盘去往紫云县城的路上,一位司机朋友告诉笔者,“以前这里全是沙石路面,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好了,以前需要两三个小时的路程,现在一个小时足矣,而且开车坐车都舒服,平稳得很!”诉说着公路建设带来的实惠,他们似乎总有道不完的欣喜。

初心不改 难点变为亮点

哪里最难就向哪里亮剑。在G354营紫公路建设过程中,征地拆迁是制约项目推进的最大难题,安顺公路管理局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思维,摸排征拆难题,以上率下,牢牢扛起政治责任。

G354营紫公路撒金服务区

主动应对,打出征拆“组合拳”。强调度。局领导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并多次到现场调度指挥,深入一线同步调研督导,对征拆影响、地质脆弱等困难降标调整路段进行充分论证,按照“月计划、周调度、日报告”方式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破解征拆遗留难题,顺利重启停工长达一年之久的板当镇街道过境线,顺利完成项目收尾工程。驻地协调。项目业主办工作人员长期驻扎工地,一户一户走进不愿意拆迁的人家,既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又要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这需要工作人员花不少心思。聘请征迁协调员。“征迁工作千头万绪,公路局信得过我这个老党员,请我来为大家做点事,我很乐意。”王双喜说,通过聘请在当地有较好群众基础的老党员作为“征迁协调员”,架起施工方与当地群众沟通的桥梁,有条不紊推进征迁工作圆满完成。

创新破难,合同履约“显身手”。项目推进过程中,“建养一体化”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低、到位征拆资金返还率低、地方政府履约力度不大的情况下,项目建设后期推进乏力,施工企业不愿再投入,工程面临“烂尾”,安顺公路管理局积极协调、主动担当,迅速落实省交通厅关于提高“建养一体化”项目支付比例的指示精神,缓解项目资金压力,并提出“签订补充协议、认定资金成本、延缓支付时间”的方式强化合同履约,兼顾地方配套筹集困难实际,重塑施工企业信心,推进合同履约,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部门协同,多措并举“同步推”。“十三五”期,安顺公路管理局总结经验,坚持内外业并重,超前谋划项目验收工作,在上级部门和局领导的统筹下,各单位群策群力,为项目交工验收画下圆满句号。超前谋划交工验收前置要件,提前招标引入第三方检测单位,在项目建设中同步开展质量检测和设计符合性审查,项目完工时即可提交相关报告,有效缩短交工准备周期,破解交工验收滞后难题。G354营盘至紫云县城公路在完工后1个月完成交工验收,创造了贵州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交工验收最快速度。

畅安舒美 文脉提振精神

S209紫猴公路是安顺公路管理局与紫云自治县人民政府合力打造的“畅安舒美”示范公路,也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美丽公路”及升级版“畅安舒美”路的生动缩影。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安顺公路管理局对道路两旁实施绿化提升、节点改造、细节优化、文化植入,致力打造畅安舒美的美丽国省干线公路,在项目建设中挖掘好、保护好、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好公路红色文化,拉动旅游业、特色农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展示美丽公路新面貌。

紫云至格凸河旅游线,标志标牌等交通安全设施整齐设立

在项目建设中,安顺公路管理局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情况,充分利用公路沿线的自然景观,打造公路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绿色景观公路,展示公路文化,凸显地方特色;注重整体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增设路侧停车带、观景台、服务区等设施,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依托服务区、停车区等载体,将公路文化与周边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红色旅游资源相融合,打造富有特色的公路文化长廊,推进公路文化知识普及、生态旅游兴旺;增设护栏、标志标牌等交通安全设施、增设多处视距平台、增加大量绿化工程,复绿扩绿,坚持做到不随意损坏一根树木、不破坏一处水源、不随意丢弃一颗废料;为满足沿线居民生活、生产需要,增设大量农灌设施、机耕道等涉农工程,合理选择弃土场位置,利用废方及施工废料回填路侧深坑;确定合理化路塹边坡防护施工方案,将大部分路堑边坡原设计的浆砌框架防护形式变更为上支挡及植被防护,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大绿化面积,实现植被恢复;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利用弃渣场、截弯取直遗弃老路、废弃道班房等打造停车区3个、农产品临时售卖点6处、紧急停车带180余处,G354营盘至紫云公路利用弃渣场地为地方修建篮球场1个、垃圾站1个、食用菌基地1处等等,不断完善公路沿线便民服务设施,提升公路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项目环境保护效果较好,“十三五”期项目除G354紫乐项目处均已顺利通过环水保专项目验收。 

聚焦精准 匠心传承建养

安顺公路管理局“十三五”项目覆盖西秀、紫云、关岭、镇宁4个县区,一头连着城市崛起,一头连着乡村振兴。

S209紫云至猴场公路畅安舒美路段

    无论是S209线木山堡至猴场公路、G354营盘至乐纪公路,还是G320线关岭顶云至盘江桥公路,在每一个项目建设中,安顺公路管理局始终坚持匠人匠心,以过硬的技术、高效的管理一路压茬推进,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强化人员管理。建立完善安全、进度、质量管理等方面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局、业主办、总监办和承包人的责、权、利和奖惩措施,使项目管理及控制过程中有章可循,做到有制度、有考核、有奖惩;组织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监理代表进行集中培训,着力提升其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把每项重点目标任务分解到每项工作的神经末梢,落实到具体人头,层层压实责任,在真刀真枪实干中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落地。

从严督导考核。充分发挥“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四级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以项目法人为第一质量责任人,根据工程实况,抽调专业人员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费用、进度、环保等方面实施宏观管理和有效控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企业自检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保证措施;从严整治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偷工减料、不按设计施工等问题,按有关规定实行严格处罚。

S209紫云至格凸河旅游线,公路沿线竞相吐绿,繁花似锦

打造品质工程。始终坚持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立足于“先搞试点、再行推广”的原则,大力推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始终贯彻“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创优保障原则,着眼抓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全力打造“品质工程”;始终把牢“材料进场关、中间交工检验关”,严格工前试验,狠把材料进场关,从源头保障工作质量。

创新引领、科技支撑。“十三五”期,管理局成功申报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跨铁路装配式梁桥改造整体托换顶推技术研究”“Superpave技术在贵州干线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沥青路面表层渗透修复技术在贵州普通国省干线中的应用研究”等7个项目。其中“跨铁路装配式梁桥改造整体托换顶推技术研究”“Superpave技术在贵州干线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桥隧涵动态养护管理系统应用”“沥青路面表层渗透修复技术在贵州普通国省干线中的应用研究”已结题并成功应用于公路建设养护中。在项目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Supersaver技术、同步碎石封层、沥青路面表层渗透修复技术、跨铁路装配式梁桥改造整体托换顶推技术等新技术,并荣获贵州省公路学会、安顺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9项。其中,Supersaver技术主要应用于G320线、S209线、G354线等国省道项目共211.5公里,解决路面早期损害,是针对车辙问题的有效手段,有效提高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并首次在贵州国省道S209紫猴项目试用,推动了贵州省沥青路面技术观念变革和进步,提升了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技术水平,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于2018年9月荣获贵州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公路既要建好,也要养好、护好。安顺公路管理局始终注重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协调发展,牢固树立“修路修身、养路养心”的价值理念,将“铺路石”精神浇筑在5条国省道上,用实际行动传承匠心建养!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打造养护示范路总里程78公里,以提高公路养护质量为重点,以公路养护示范为引领,以精细化养护为突破,以质量强基础,以养护促服务,以服务树形象,全面提升公路路况和服务水平;改变过往“重建轻养”“重修补轻预防”“突击养护”的方式,找准短板,不断消除历史存量问题,严格遏制增量问题;不断提质日常养护规范性、及时性、针对性;在公路养护工作中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积极总结经验,逐步完善、推广,达到预防优先、路况优良、路域优美、服务优质的目的,打造安顺普通国省道“四优公路”品牌。

产业兴旺 道畅温暖民心

一路通,百业兴。安顺公路管理局在项目建设中,统筹规划,创新驱动,融合资源,拓宽路面的同时更是拓宽发展思路,以公路建设带动沿线百业兴旺。

G354营盘至紫云县城公路沿线光伏农业园

产业兴。随着各项目的建成,沿线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猫营的石材园、酸草坡的林下经济、板当的光伏农业……星罗其布,蓝莓园、葡萄园、火花李、蜂糖李……不胜枚举。昔日,由于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民众出行难、发展难,交通不畅成为产业发展的“老大难”。如今公路修通了,老百姓能真正放开手发展产业,再也不怕卖不出去了。

旅游旺。项目建设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畅、安、舒、美”示范公路,对沿线绿化进行了升级打造,在沿线风景秀丽点修建观景台5处(如:连升关观景台将紫云海子公园尽收眼底),重点打造紫云至格凸河旅游公路,该项目是通往格凸河国家4A级景区的唯一通道,沿线风光如诗如画,一条大道、两路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使人感觉到“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旅游路。

百姓富。项目建设在提升公路通行条件的同时,增加排水排污系统,规范进村入户路口搭接,提升沿线路容路貌,打造美丽宜居乡村,让老百姓真正实现“出门硬化路,抬脚便上车”的美好愿景。一条条公路及通组硬化路的建成,方便了民众,运出了资源,换回了钞票,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心里美滋滋的。

S209紫云至猴场公路带动沿线旅游业、生态林业、特色农业蓬勃发展

生态美。在公路养护中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打造养护示范路,结合“厕所革命”“管线改造”等乡村振兴项目,实现共建共享、资源融合;充分发挥国省干线“中间一公里”上连下通和集散功能,形成横连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城乡、高效便捷的公路网络,辐射紫云全境,为紫云县在2020年摘掉国家深贫县帽子、撕去千年贫困的标签、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如今正全力助力紫云走向乡村振兴。

大道行开阔,长路写辉煌。我们行驶在奔向幸福的大道上,领略着沿途的无限美丽风光,感受着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曾经那些以公路为席、与山风共舞的建设者们不禁让我们肃然起敬!是他们,背井离乡、初心如磐,是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才有了今天的大地欢歌、岁月生香!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