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因住院心情烦躁而读《病隙碎笔》这本书,却不承想,它会给我带来如此之感悟。 《病隙碎笔》顾名思义,是史铁生先生在患病期间写的零杂碎笔。透过朴实无华的文字,我们会看见一个刚毅的男人,乍一看去,就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弱者,深入了解之后,他却不经意间高大了起来。虽然上苍给了他太多的苦难,可他却如真的猛士一样,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迎接无穷无尽的痛苦,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 老先生在人生最精彩的时候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日日以轮椅为伴,而此后的生活也是此病未去彼病又来,就如他在书中所说的一样,他的职业就是生病,有生以来一半时间用来生病。就那么一个命运多舛的人,却可以平静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面对万种痛楚袭来,仍对生活抱有百分的希望。我由衷佩服他,老先生说:“生病是生活的体验之一,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难以想象他的内心拥有多么大的勇气。 不难感受到他通过文字传递出来的乐观的态度。有时候,我看到书中的文字,脑海中会浮现一张笑脸,一张很自信很灿烂的笑脸。历经痛苦的笑脸上,没有焦躁和忧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坦然,淡然和冷静,更能感受到一股极强大的生命力。 有一些话他说得极有道理,生病的经验是懂得一步一步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是多么的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是多么的安详……那时我们才会发现我们的幸运,接受这些琐碎的苦难。 见贤思齐,生活本来就是这样。苦难教会我们的往往比美好的时光获得的更多。它让我们更加珍惜拥有的一切,让我们更加乐观地看待生活。 正如先生所说:“其实,我们每一刻都是幸运的,因为在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加上一个‘更’字。接纳所有的不完美,接纳,才是最好的放生!”透过这句话,我看见了一个当之无愧的强者,一个几乎已经失去生活全部的人,仍怀感恩之心看世界,用心细寻身边每一处的快乐和美丽。 生命极其脆弱而坚韧,读书的目的是汲取精神营养,拥有强大的内心。正是因为读这本书,我才学会接纳所有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缺陷和所有的意外。它告诉我人生是一场苦旅,我们被迫启程,然后在各自漫漫人生路上踽踽独行,遥望着走在前面的人,回头又看见后面的人,不是最后,亦不是最前。也告诉我,人生便是如此平凡,悲欢忧虑,生死离别也不过是片段中的一个碎片。 我盯着手上的留置针,回望手中的书,忽然在风吹的那一刻释怀。那时我才明白他曾说的“我们哭着降临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竟如此热烈乐观,旨在让每一个虔诚的读者觉得心灵比眼睛看得更远……
接纳才是最好的放生。
编辑:吴 璟
一审:陈尔进
二审:聂大群
三审:汪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