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是作家余华继《活着》后的又一部力作。该书主要讲述了解放初期的五六十年代,主人公许三观从青年到老年为生存而不断卖血勉强维持生计的故事,书中以卖血为线索,构筑了他平淡的悲喜交加的人生经历。
一次许三观去乡下看望爷爷,偶然得知卖血挣的钱比地里干半年活还挣得多,他第一次去卖血带着满满的骄傲,因为证明自己身子骨是结实的,这次卖血他娶上了媳妇,也尝到了卖血的甜头。之后每逢家里遇到困难,为了救治重病的儿子,为了赎回抵押,为了郑重款待所谓的贵客,为了解决温饱生存而不被饿死,为了还债,为了抚养三个孩子成长,他便开始了周而复始的卖血来解决家庭燃眉之急,卖血间隔时间也从家里遇到困难时卖一次到三个月卖一次再到三天卖一次……这一卖就是四十余年。直到一次负责卖血的血头告诉他:“你快走吧,我不会让你卖血的,你老了,身上的死血比活血多,没人会要你的血,只有油漆匠会要你的血……”
文章通篇以卖血贯穿全文,纵观许三观的每一次卖血经历都让读者揪心,忐忑不安,总担心他会在卖血路上葬送性命。其实,许三观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有不少的缺点,但他却是那么有血有肉,他每卖一次血看似平常,却体现了他真诚善良的品格,勇于担起家庭顶梁柱的责任与担当。他用他的坚强告诉我们如何面对困难,他用他的温情告诉我们怎样对待亲情,他用他的善良告诉我们怎么与人相处。
《许三观卖血记》只是很简单的叙述着很简单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语言辞藻,简洁朴实的对话体现了人世间的真情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