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桥(又名万寿桥)是一石拱桥,当地称之为“杨方大桥”、底窝桥、莲城桥,位于禾丰街上,为开阳县跨径最大的古代石拱桥。古桥造型古朴优美,现仍为交通要道。
清雍正六年(1728年),在南贡河上游(今清河街旁)修建铁索桥一座,名为万寿桥,后桥梁被毁。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开州知州陆尔炽组织群众集资,在原建桥处重新修建料石拱桥一座,碑上记有各寨乡老村贤捐资的银两数。名为杨汪大桥(今杨方大桥),长十六丈,宽二丈余,共三孔,每孔高二三丈。1952年贵开线改线,杨方大桥成为贵开线的主要桥梁。1991年禾丰街道改造工程施工期间对其进行了桥面加宽并增设了人行道及栏杆。
民间传说,时杨方寨(当时叫杨黄寨)圆兴寺主持智洪长老为修建大桥筹资,他用铁链拖着一个化缘篮,铁链一端锁在自己肩膀骨上,手敲木鱼,口念阿弥陀佛,走乡串寨化缘。化了三年,将所得的化缘资金在南贡河上修了三座大桥:杨黄桥、龙广桥、南贡桥。
桥修完后,有人要智洪长老留下箴言。长老手敲木鱼,嘴念:桥倒碑不倒,碑倒桥不倒。
后人解释说:智洪和尚的箴言终于应验了。南贡、龙广桥虽然被洪水冲倒了,智洪修桥的口碑却在民间留住,这是桥倒碑不倒,杨方桥上竖的八块桥碑,在1954年修建贵开公路时全推倒了,杨黄桥却仍健在,这是碑倒桥不倒。
桥完工后,从板掌起来一条乌龙,涌着洪水直闯大桥,桥洞中安有斩龙剑,龙不敢从桥下过,欲把桥闯倒。智洪长老在桥上作法护住大桥。乌龙不得已,从桥上越桥而过。大桥护住了,智洪赶快备马去救龙广桥,还没赶到,下游两桥都被冲倒了。现在,龙广桥只剩桥头,南贡只留一洞,只有杨黄桥完好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