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计划”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这些渴望成长的年轻公路人。我有幸参与其中,这段经历不仅是我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知识技能的增长与价值观念的转变。过去,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缺乏清晰的工作思路,让我始终处于本领恐慌的迷雾中。幸运的是,经验丰富的政治导师和业务导师像黑暗中的盏盏明灯,为我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政治导师从宏观角度出发,让我深刻认识到公路工作在保障交通畅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业务导师则凭借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耐心地指导我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我逐渐掌握了精细化养护涉及的道路结构、材料特性、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面对复杂的实际情况如何条理清晰的处理工作信息。也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对社会的承诺,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了我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
实践能力的锻炼与职业方向的明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薪火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锻炼机会,让我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磨砺和提升。我跟随导师到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现场,近距离观摩施工作业,了解养护工程各环节的质量管控措施,施工现场的复杂情况让我深刻体会到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不易。通过参与“薪火计划”,我对公路事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我立志深耕公路养护领域,努力成为一名专业工程师,为公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创新意识的萌芽与团队协力的增强。“薪火计划”的师徒机制构建了团队协作平台,通过良性交流互动打破了代际隔阂。导师们鼓励培养对象勇于探索,展示调研成果,交流经验心得。在公路养护调研中,我针对路面积水和泥砂污染问题展开专项研究,通过成因分析提出增设兼顾车辆通行和排水性能的新型排水装置解决方案,经导师指导完善后得以落地。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协作,更印证了“传帮带”机制的本质既是经验传承,也是新老思维的融合创新。
“薪火计划”于我而言,是成长坐标,更是精神灯塔。它让我明白,公路人的价值不仅在于修路架桥,更在于以专业技术赋能乡村振兴,以行业坚守回应时代需求。未来,我将带着这份“精神火种”,继续探索公路管养新路径,让青春在沥青与砂石的交响中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