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路子站 » 水城公路管理局 » 新闻中心 » 综合信息

【学先进 树标杆】肩有担当,心怀暖阳——记水城公路管理段马嘎养护站站长蒋明刚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进入马嘎养护站,第一印象是“敞亮”,一方面来源于空间,整个院子宽敞又明亮,另一方面是由于整洁,办公楼与宿舍楼是统一的灰色系,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花池、菜园沿墙而建,机械整齐有序地放在院子左边的停放棚里。仔细看又觉得“惬意”,花池里虞美人、小丽花、菊花等竞相开放,宿舍楼旁是复古小凉亭,办公楼左边是宽敞的运动场。但同时养护站又兼有公路历史的“厚重”,办公楼前方整齐竖立着几块展板,小修养护、防汛治理路面病害、抗凝保畅……简单的照片记录着养路人的四季轮回,不可忽视的是院子中央的“石碾子”,一台上世纪的压路机,在岁月的洗礼下,重约3吨的石碾子纹路已不再清晰,布满了洗刷不去的黑色的时光痕迹。

马嘎养护站全景图片(李鹏  摄)

办公楼里,蒋明刚笑容满面地走出来,“走,我们先去路上清理落石。”55岁的他头发已经白了,但精神矍铄,眼神有光、声音中气十足、身形矫健,蒋明刚就和他管理的养护站一样,见证了公路养护的岁月变迁,又充满生机和活力。

他是令人“安心”的养路人

马嘎养护站所管养公路里程70公里,主要承担着G356线梅花山路段、S216红花岭至大河等路段的养护工作。

G356梅花山 K2409-K2410(李鹏 摄)

从城区往S216走,道路整洁,路两边农户较多,间杂着长势喜人的翠绿的玉米植株。车行一段后,人户渐少,可见越来越多裸露的山体,山上植被稀疏,多是灌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红褐色的土壤有倾泻而下的痕迹,许多裸露的岩石悬挂在山体上。到了落石路段,四五块巨大的岩石滚落在路面及边沟,几乎占据半幅路面,蒋明刚迅速组织人手,立起安全锥,拿着铁钎、铁锤、铲子等工具,轮番上阵砸碎石头搬离路面,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一个重约两三千斤的石头才终于处理完毕。“这算啥,这是小事情,前几天下暴雨,一整条路多处出现落石,那才费劲”,他没有多提那几天的辛苦,但看着如今干净整洁的路面和边沟,管养这条路的艰辛不言而喻。“晚上睡觉听到电话都是怕的”管养这条路,蒋明刚和马嘎养护站整个夏季都得提心吊胆。

清理落石(李敏嘉 摄)

G356线梅花山,平时行车觉得神清气爽,路况好、道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冬季银装素裹,带有天然滤镜。但在养路工人眼里,这里是贵州省公路海拔最高路段,地势险要,沿线均为盘山、环形公路,共有24处急弯。一旦到了冬季,马嘎养护站就要拉响抗凝保畅的警报。2022年春运期间,六盘水境内寒潮不断,雪凝天气频繁,大雪封路,其中梅花山路段海拔高达2680米,地势险峻,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别处下雨时,这里常常是风雪交加,但这里不仅是六盘水市来往毕节市的重要交通枢纽,还是通往梅花山旅游景区的必经之路,关乎六盘水市的经济旅游发展,是每年防冻防滑的重点路段。为了及时应对雪情,蒋明刚带领养护站全体职工24小时值班值守,不分白天黑夜,对梅花山易结冰、易积雪路段不间断开展隐患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预防交通事故发生。春运期间蒋明刚几乎吃住在站里,时刻把道路安全这根弦绷得很紧,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好好吃一顿热乎饭。“站”友们常常劝他:“蒋站,你这样干身体吃不消的,回家休息吧。”“没事儿,把雪除干净才能睡得安心。”蒋明刚说。深夜,他带领职工第一时间做好设备检修和防冻防滑物资准备工作;清晨,他主动联系路政部门与地方交警部门,及时了解路况信息;出门前,还不忘带上方便面、火腿肠、热水等方便食品给滞留在梅花山的司乘人员送去。机械连轴转,人员轮班换,抗凝保畅的力量一个接着一个,风雪中明暗闪烁的橘黄色身影给司乘人员带来满满的安全感。

抗凝保畅(王建霞 摄)

S216线和G356线在夏冬两个季节,都让蒋明刚和马嘎养护站的每一个员工忧心,处理完一起路面病害或许可以安心吃一顿饭、睡一觉,但心里的警铃不会放松。蒋明刚在平时工作中,也勤于巡检生产现场,积极排查事故隐患、安全隐患,堵塞管理漏洞,努力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他时常把“安心”放在嘴上,但他的弦其实一直绷得很紧,他在公路养护中兢兢业业、时刻警惕,安的是养护站职工的心,也给了每一个司乘人员安全感。

他是让人“暖心”的管理者

在蒋明刚的带领下,马嘎养护站是一个井井有条的大家庭。养护站现有职工16人,平均年龄47岁,在S216线清理落石时,每个人轮番上阵,每敲落一块碎石,总是伴随着笑声和喝彩,我们感慨“他们干活看起来好有劲,那么累还那么开心”,从集体的凝聚力,也可以看出管理者的用心。“他喜欢干什么,能干什么,就让他去干什么,他喜欢开车你让他去挖边沟,那他肯定不开心嘛,也干不好”,蒋明刚遵循因人而异的用人原则,将养护站职工进行合理分工,并建立分工明细表,把管养路段、岗位进行细分,责任到人,工作井井有条。工作合适,生活也舒心,“我每天都要跑6公里,1公里耗时七分钟左右”55岁的蒋明刚从内到外总是充满活力,马嘎养护站院内总是被蒋明刚安排种满鲜花,他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尽心照顾着每一个成员,精心打理着生活环境,有了他,才有了站内的生机勃勃和浓浓的生活气息。

蒋明刚检修设备 (王建霞  摄)

干好工作的同时服务社会,他尽己所能为群众办实事。在养护站办公楼右下角,建立了一个贵州省城区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并设置了文明服务监督员,站内配备了微波炉、电视机、冰箱、饮水机、烤火炉、医药箱、针线包、充电器、降温茶、雨伞、打气筒、防疫用品、防暑降温物资及报刊书籍等。马嘎养护站位于钟山区双戛街道,位置较城区稍偏,“爱心驿站”未覆盖到这里,公交车、网约车驾驶员、环卫工人、外卖小哥上厕所、喝水都成难题,蒋明刚瞄准户外劳动者最直接、最现实的需要,积极主动与上级工会汇报沟通,在段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驿站。蒋明刚专门安排值班人员每天按时开放,全天候为群众免费提供饮水、充电、饭菜加热等服务,解决长期在户外工作人员“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的现实问题,让它真正成为户外职工的“温馨港湾”。除此之外,蒋明刚日常生活中还总是利用业余间做志愿服务,尽己所能回馈社会。

生活中总是充满活力与爱心,工作上永远保有敬畏和责任。对于公路人来说,他是行业的先进代表,对于身边人而言,他是热情洋溢的一轮暖阳。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