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水城公路管理局职工陈欢的家庭荣获贵州省妇女联合会授予的“最美拥军爱国家庭”荣誉称号。2024年,陈欢在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系统“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教育活动”中分享了她的家风故事。

陈欢参加省交通运输厅家庭家风家教建设会议时作交流发言
陈欢的家庭底色是军人和公路人。1988年,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其父亲1979年志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分配到云南省军区文山军分区边防十五团麻栗坡。当时正值中越战争,她父亲所在的军队曾配合参加“扣林山战役”,在边境两军突然相遇爆发的冲突中他获得嘉奖,于1981年退伍。2012年1月,陈欢通过招考入职水城公路管理局,被分配到盘县公路管理北段工作,或许是因为父亲的影响,期间她认识了同在盘北段上班的丈夫,他也是一名退伍军人,曾在2008年参加了汶川地震中北川震区的救援,2013年5月,他们组建了新的家庭。缘分奇妙的是,她的公公和父亲同年入伍并都同在云南省军区文山军分区,曾参加过“罗家坪大山战役”,而在新的家庭中,陈欢和丈夫、公公、婆婆都是公路人。
生活有时候总会有让人预想不到的事发生,2013年6月,因长年累月的工作操劳陈欢的公公病倒了,在54岁时因病退休,可是噩梦接踵而至,2015年12月29日,公公因脑梗入院,彼时,陈欢身怀二胎。后来,公公一度陷入病危,最终不能站立,生活起居都需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家庭的变故,让那时30岁不到的、同样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妻俩,担负起了家庭的重任。而在那之后的8年时间里,陈欢的公公多次入院,婆婆也患上了癌症。

“得到这个荣誉称号,我们这个家庭是幸运的,我们只是这成千上万类似家庭中被看到的那个,或许我们特殊在既有着服从命令、严于律己、勇于担当的军人精神,也有吃苦耐劳、团结奋进、辛勤奉献的公路人精神。”
陈欢的体会是:家风正则行得正。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小,陈欢的父亲把她当军人教育,他虽然时常自嘲文化水平不高,但总是身体力行的做好每一件事,教育陈欢要孝顺、要自强、要勤劳。父亲是大家口中的“随娘儿”,时常受委屈,可是他总是保持善良孝顺,因此家庭关系非常和谐。因为两位父亲的参战历练,这种军人的作风深植在了家庭的教育中,形成了良好的家风,让陈欢和丈夫从小就有着遇事不退缩的勇气和正气。行得正则做得实。陈欢的家庭成员对工作实、与人交往实,每一个家庭成员扛起的责任实。公公生病的几年,婆婆担起了照顾他的大部分重任,生病的人总是脾气古怪,每当公公发泄情绪的时候,婆婆总是隐忍着,这时候的隐忍是婆婆对公公满满的爱与责任,在婆婆毫无怨言陪伴公公的过程中,陈欢夫妻俩也学会了扛起身上的责任,花更多的时间来照顾父母和两个孩子,下班回家晚饭过后、周未时间,一家人会推着公公出去走走看看,让行动不能自如的公公也不要与世隔离,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在工作中,夫妻俩认真负责,有干劲、有闯劲,认真的工作让他们获得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在生活中,他们相互扶持,有辛酸、有温暖,家庭氛围其乐融融,得到了周围人的点赞。生活虽给了这个家庭磨难,但也被他们打理得井井有条。
家庭成员彼此宽容体谅、互相体贴关心,在家庭生活中以诚相待,家庭生活才会温馨幸福、安定祥和,充满欢声笑语,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他们把从父母身上学到的良好品德身体力行,同时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言行去带动更多的人,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