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风,习近平总书记说: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从古至今,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流芳千古的人物,都离不开良好家风的熏陶。比起万贯家财,家风,才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
什么是家风?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生活作风、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王阳明写给长子王正宪的家书《示宪儿》,共96个字,三字一句,浓缩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下面我们通过诵读王阳明的家书,一起走进他的优良家风。
幼儿曹,听教诲;(意思是:孩子啊,我有一些教诲要听好)勤读书,要孝悌;(意思是:一定要勤奋用功读书,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学谦恭,循礼仪;(意思是:对人要谦虚恭敬,行事要遵从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意思是:饮食要俭朴节约,切不可沉溺于游戏玩耍)毋说谎,毋贪利;(意思是:不要不诚实,不要贪图私利)毋任情,毋斗气;(意思是:不要任性放纵,不要与人争强斗气)毋责人,但自治;(意思是:不要怨天尤人,要严于律己)能下人,是有志;(意思是:能够低调做人、负重忍辱,才是有大志的表现)能容人,是大器;(意思是:能够海纳百川、容纳他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凡做人,在心地;(意思是:能否把人做好,关键在人的心地)心地好,是良士;(意思是:心地好,就是善良之人)心地恶,是凶类;(意思是:心地不好,就是凶恶之人)譬树果,心是蒂;(意思是:就像树上结的果子,心就相当于它的蒂)蒂若坏,果必坠;(意思是:如果蒂坏了,果子必然会坠落)吾教汝,全在是;(意思是:我要教你们的,都在这里了)汝谛听,勿轻弃。(意思是:你们一定要认真践行,千万不要不重视而背弃)
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专属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家族,人人都可把“凡做人,在心地”当作是自己的家训和信仰,我们要从传统家规家训中,汲取精华,时刻牢记着“毋说谎,毋贪利。毋责人,但自治”的谆谆教诲,并视之为安身立命的旨要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