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大地,省道S305线,蜿蜒如一条黑色丝带,将黔东大地最浓烈的春意串联成流动的画卷。此刻,车轮下的沥青长路不再是冰冷的通道,而是被油菜花的灿金与樱花的柔粉点染的浪漫长廊,每一程皆是自然的馈赠,每一帧皆为视觉的狂欢。
沿着S305线出发,春日的笔触以最优美的姿态挥洒,将油菜花海泼洒在公路两侧,与远山叠翠、碧水蜿蜒、白墙黛瓦的村落交相辉映,车行其间,恍若徜徉金色大道。
抚溪江大桥
抚溪江大桥旁,一位手持萧笛的女子,正端坐在青铜雕塑的月牙之上,指尖轻抚六孔萧笛,银饰项圈随韵律轻颤,为来往的旅人奏响侗乡的韵律,“畅安舒美路,多彩贵州行”十个大字,便是旅途愉悦的注脚。她的身旁,那一块块展示牌:桥见历史、奋斗岁月、路旅融合......诉说的,不仅仅是公路飞速的历史,更道出玉屏公路人的勤劳与拼搏的岁月。玉屏公路管理段投建的文化观景台,不仅是打卡点,更是玉屏公路人的一张亮丽名片。一片片含苞待放的花蕾与驻足停留的游客,共同聆听春天的气息,站在桥下,极目远眺,彼岸的油菜花田与江水共谱春曲,金色的浪涛随风起伏,仿佛大地披上了流动的织锦,静待着往来的车辆为这美景添加跃动的笔触。
往前走,公路沿线挺拔的行道树脚下,护佑的是含苞待放的花种,公路的春日之美,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公路人的精心呵护。近年来,玉屏公路管理段始终致力于打造“一条大道、两路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美公路,不间断的在沿线播撒花种、铺设草皮,三叶草、百日菊、格桑花等,应季开放,在“栽植-监测-优化-更新”的闭环管理方式下,幼苗茁壮成长,一路郁郁葱葱、一路繁花似锦,这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织,路基、绿化与花海的和谐共生,让旅途成为一场视觉的丰收。
路左侧,古朴的文化长廊映入眼帘,这是玉屏县人民政府在玉屏公路管理段田冲老道班旧址上新建起来的红色文化基地,该村也成功入选全国新一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名单。在青石板铺就的主题文化广场上,伟大革命战士贺龙、任弼时、王震的雕像庄严武威,目光如炬,眺望远方。
红色文化基地
雕像群后方是玉屏红色记忆展馆,斑驳的砖瓦与青石台阶默默的承受着岁月的侵蚀,一张张黑白的老照片、锈迹斑斑的马灯、褪色的军用水壶,静静的躺在陈列在展馆中,向过往游客诉说着1936年红二、六军团在田心坪激战的场景。
在万冲长岭段,蜿蜒的山路被樱花簇拥,每一处弯道都是春日准备的小惊喜——漫山遍野的粉樱与苍翠山峦相映,疾驰的车影裹挟着芬芳,将匆匆旅途化作诗意的追逐。春日,油菜花是炽热的宣言,樱花则是公路旁温柔的耳语。穿过蜿蜒的省道,粉白樱花夹道盛放,如云似雪的花枝轻抚货车车窗,车辆穿梭其中,与花海交相辉映,恍若驶入一场永不落幕的春日庆典。
若有些倦了,停下来,请在田坪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驻足休息片刻。这是玉屏公路管理段,为过往游客倾心打造的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驿站,母婴室、爱心驿站休息室,休息桌椅、饮水机、冷暖设备、应急药箱、母婴用品、母婴玩具设施、微波炉等便民服务设施,应有尽有,这是一个“冬可取暖、夏可纳凉、渴可饮水、急可入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好地方。
万冲-长岭段
沿着S305再向前,天色渐晚,暮光的余晖下,“侗乡风情园”在眼前徐徐铺开,景区依山而建、临水而居,其中群山环绕、溪流穿行,山岭、河滩、森林、田园、荷塘、鼓楼浑然一体,乡愁馆由序厅、历史沿革展厅、农耕文化展厅、书香玉屏展厅、油茶文化展厅、孝道文化展厅等八个展厅组成,游客们在这不仅可以体验玉屏婚嫁文化、火铺文化等地方民俗文化,还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孝道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当夜色漫过钟鼓楼尖顶,广场上篝火跃动,长桌宴已经摆开阵势,身着民族服饰的侗家姑娘,以婀娜的舞姿,欢迎远方的客人入座,此刻,侗乡地域风情,尽情的展现在你眼前。
侗乡风情园
这个春天,何须远行?公路本身便是目的地。摇下车窗,让春风裹挟花香涌入车厢,让车轮碾过花瓣铺就的路径,听金黄与粉樱的缠绵,在速度与静谧的交织中,感受生命的蓬勃与诗意。
此刻,引擎轻鸣,风景在望——“玉”见S305,让每一公里都成为记忆中永不褪色的春日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