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废名的《竹林的故事》,我只知道作品描写了三姑娘这么一个人,而作者想要通过这篇小说传达给读者的深层含义,我没有领会。后来,我又读了第二遍、第三遍,在第三遍的阅读中,我终于走进了竹林的故事里。
这是一个美丽的竹林故事,整篇小说似乎都都散发着清新的竹子香味儿,故事里有田园的清新、有浓浓家庭的温情,还有一丝淡淡的感伤。故事的开篇就描写了三姑娘陪老程抓鱼,从一个简单的捕鱼故事,就将父女之间深厚的感情展现了出来,作者细腻的笔触描写的不仅仅是抓鱼,而是轻描淡写的同时也勾勒出一副父女之间温馨有爱的图画。这篇小说中,意境的描写有很多,如因为看龙灯,母女俩人因太为对方着想而起了争执,她们的情绪心理变化也融入了黑夜里想象中的赛龙灯景象中去。意境写法是小说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因为太多的意境描写,让这篇小说的形式十分像散文,作者以这样的独特手法来描写小说,让这篇《竹林的故事》别具一格。
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这篇小说时,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小说里描写的竹林、菜园、茅舍、蝉鸣……似乎都灵化了,诗化般的言语让你切身体会到了那股从田园吹来的清新。小说里以已经和人物故事完美的糅合,让我感受到了三姑娘对老程的爱,和母女俩相依为命后,母亲对女儿和女儿对母亲沉默而伟大的爱。母亲爱着这唯一的女儿,为她求签,让她去灯会,给她头上别上一枝漂亮的花;女儿爱着唯一的母亲,八岁帮她洗衣,不凑热闹只想陪母亲,不打扮自己只想为母亲节省。温馨无言的爱在那所简陋的小茅舍里穿梭着、跳跃着,感伤的是这无言沉默的爱和付出却有着深深的隔阂。三姑娘以自己的方式为妈妈付出,妈妈却不理解,加上她从小生性腼腆、沉默寡言,她的做法不解释,妈妈揣摩不了女儿的心思。而妈妈呢,也同样爱着三姑娘,舍不得她做家务,希望她可以融进热闹的圈子,时刻想让自己的女儿打扮漂亮,但懂事的三姑娘都一一婉拒,就这样沉默的爱里,母女俩开始有了隔阂和误解。这也是小说里让人感伤的地方,两个互相爱着又相依为命的人,因不善于表达的苦,让深深的沉默滋生出了更深的不解。母女俩不仅在生活上艰难,在精神上也是孤寂的,让本该温馨的爱出来一份疏离,知道母亲改嫁,三姑娘几乎不回家了,感伤到这里达到了最深。
整篇小说蕴含最多的情感,我想该是在小说的结尾,结尾处道出了作者对三姑娘和母亲隔阂、疏离的感伤和作者对故土深深的怀念与热爱,也表达出了“我”对三姑娘善良、淳朴的欣赏和怜悯。《竹林的故事》说的是朴实的故事,文字的表达也是十分简单,就是这简单质朴的语言组合成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面,将读者的思绪拉进作者营造的氛围里去,那里有竹林、茅舍,还有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