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路子站 » 兴义公路管理局 » 新闻中心 » 行业文化

百年征程筑路魂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贵州省坐落于我国西南方向,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境内多为山地与丘陵,特殊的地理区位造就了贵州万山磅礴、群枝滴翠,碧波荡漾、秀色可餐的独特自然风光,但俗话说:“有所得必有所失。”秀丽的峻岭崇山却也成为了严重阻碍贵州交通发展的桎梏。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是百年前贵州公路的写照,“云山阻隔行路难,望断天涯空嗟叹”表达了先辈的心中所感。先辈们深知只有改变“黔道难行多歧路”的情况,才能改善大山之中贫穷落后的现状,于是诞生了一群公路人,他们昂首阔步提锄去,浩浩荡荡闯深山,只为铺筑出条条通往发展致富的道路。

1926年8月,开始修建贵州第一条公路——贵阳环城公路。该路面宽三丈,环贵阳城全长20余华里,成为贵州最早的正规公路,至此,贵州省开始有了第一条属于自己的正规公路。1928年春,黔滇线贵阳至安顺段建成通车,贵州有了第一条可通汽车的长途公路。1936年12月,盘县至胜境关公路完工,黔滇公路实现了全线通车。1954年,贵阳市建成了最早的一条混凝土路面——中华路。1964年,以从江县实现通公路为标志,全省实现县县通公路。2001年12月,贵州第一条高速公路——凯里至麻江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长50.9公里,是我省第一条完全按照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的公路。2003年实现县县通油路,2012年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2017年实现建制村通畅率100%,2019年6月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率100%……这一条条公路的建成、一个个目标的达成,一项项记录的打破,是无数公路人在幕后默默奉献艰难取得的成果。

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干实干、埋头苦干,这是公路人的公路魂。顶着无数个严寒酷暑、栉风沐雨,累垮了身子,白了一头青丝,长满了两手茧子,却无怨无悔。支撑着公路人的是“不指南方不肯休、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意志。

不畏艰险、不惧牺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是公路人的公路魂。倒下了一个,后面还有千万个,倒下了一群,后面更有千万群,悬崖绝壁和滚滚惊涛拦不住公路人的脚步。支撑着公路人的,是敢于牺牲、勇于突破、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红色革命精神。

守初心,担使命,百年如一日筑路护路,这是公路人的公路魂。公路的建养工作既繁重又乏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在远离城镇的边远道班房里度过了无数个枯燥乏味的夜晚,只有星辰为伴。支撑着公路人的,是牢记初心、甘当路石、无私奉献、造福子孙的初心与使命。

在“两路”精神的正确指引下,一代又一代公路人不断从先辈们的手中接过了公路建设的接力棒,前赴后继,继续将公路事业连同着先辈们的优良传统与宝贵精神薪火相传。终于,在无数公路人的热血浇筑下,贵州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之变,高桥穿云际,绝壁变坦途。

俗话常说:“要致富,先修路。”随着贵州公路的飞速发展,在为群众的安全出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不断助力着大山之中的贫困群众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最后9个贫困县宣布脱贫,标志着贵州省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战胜了绝对贫困,真正摆脱了外界对贵州长期保持的贫穷落后的刻板印象。成就的背后,既是千万扶贫干部的艰辛付出的胜利果实,也是无数公路人用辛勤汗水铺筑出的致富路的光荣成果。至此,贵州终于完成了“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到“群山难阻夜郎志,全面小康留青史”的华丽变身。

现如今,贵州交通日新月异,依旧保持着飞速发展的绚丽姿态。无数公路人正以昂扬的斗志在公路事业的跑道上奋勇前行,挥洒着激情与热血,谱写着青春的绚丽华章,不断熔铸着公路人的公路魂。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