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2025年3月,遵义公路管理局实施的G326线播州区马家湾至外寨桥公路路面改造工程正式启动,预计8月底完工。该项目起点位于播州区马家湾共青大道与天池大道交汇处,终点位于外寨桥桥头,全长53.062公里,总投资9400余万元,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40公里,路基宽12米。项目自开工以来,紧扣“畅安舒美”四大核心举措,为沿线群众铺就出行便利与产业发展的双重坦途。
以“畅”通便捷为基础,建成高效通行路
黑水桥路段改造后
G326线贯穿播州区龙坑街道办、鸭溪镇、马蹄镇、泮水镇,沿线工业企业较多,交通繁忙,交通量高达12000余辆/天,其中货车比例51%,重载车辆占货车比例65%。如此大的交通量、如此多的重载车辆,导致G326线出现多处坑槽、裂缝,部分桥梁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部分交通安全设施损坏,遇到下雨天,路面还会出现积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沿线企业和群众来说,这条路的改造期盼已久。
针对G326线重载交通多的实际情况,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难以承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遵义公路管理局将高模量改性剂加入到沥青混合料中,提升沥青混凝土模量和抗疲劳开裂性能,提高路面承载力,保证路面平整度和行车舒适度。经常跑G326线的货车司机张运杰说道:“(G326线)路面铺设完以后,对我们货车司机来说,一个是缩短时间,再一个就是之前的坑洼路面变平坦了,不怎么堵车了,方便大家出行,也节约了我们的运输成本。”
以“安”全稳定为保障,建成平安放心路
事故易发路段增加减速标线
G326线货车较多,且沿线群众出行需求大,导致客货混流,人车混行,事故发生率虽逐年下降,但仍然不可掉以轻心。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实现“安全保障能力系统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交通事故明显下降”的目标,本次路面改造利用交通标线优化车道宽度,规范机动车驾驶行为,减少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干扰。完善安防设施和排水系统,更换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护栏8486米,新增、更换标志标牌543块。重点完善平面交叉路口11处,分析其安全隐患成因,采取改善平交视距,增设标志、道口桩、减速设施,清理通视三角区具备移除条件的障碍物,确保平交路口视线通透;优化交通标志、标线,并进行交叉口渠化,规范车辆行驶轨迹,改善平交口行车条件;针对部分交通流量大、视距不足、纵坡较大且改造困难的平交口,设置支路预警系统,在视距不良,开挖视距平台工程量较大路段,设置弯道会车预警系统,提升道路的安全性。
以“舒”心富民为目标,建成特色致富路
乐理收费站交叉口渠化设计
G326线承担着过境交通和集散交通的功能,便利的交通为招商引资和黔货出山打下了坚实基础。泮水镇的优质水洗煤,马蹄镇的肉牛,鸭溪镇的特色有机农产品、桃李石溪果园,沿线的火焰山电器等大型企业,得益于G326线的外运条件显著改善,实现因路兴业、以业促收,G326线成为了群众的“致富路”。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遵义公路管理局积极听取沿线群众诉求,对路侧边沟位置易受到汛期雨水困扰的农田增加排水惠农设施,修复部分排洪沟,使得沿线的大黑水河桥处高粱地、仁合超限站旁草莓园、金刀坑村等往年易积水的路段,今年入汛以来未受到降雨影响,避免了经济损失。鸭溪镇的豆豉火锅、凉粉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吸引着众多食客来此打卡,G326线路面改造完成后,到鸭溪品尝美食更加方便了,也促进了鸭溪镇饮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以“美”丽宜行为亮点,建成美丽乡村路
马蹄路段改造后
“公路沿线景观明显优化,形成一条大道、两路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常年洁美的沿线景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可绿化路段绿化率达90%以上”,这是省交通运输厅绿色交通行动方案提出的工作要求,也是本项目的改造目标。改造路段起点处的共青湖,宽阔美丽,水波粼粼,为了不影响共青湖水质,拆除该段混凝土护栏时,妥善采取切割吊装的方式,杜绝碎渣掉入湖中;对沿线场地进行杂草清理、土方平整、场地规整,使其整洁有序,在路堑边坡碎落台中进行绿化栽植,保证路侧景观的连续性,在原有路堑墙、护面墙路段K382+320左、K383+440左、K384+440左、K384+440右、K400+670左等14处展示公路文化、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既注重公路的“颜值”,也注重其“文化品质”。
G326线播州区马家湾至外寨桥公路路面改造工程的实施,不仅畅通了区域发展的“筋骨脉络”,守护了群众出行的平安舒心,更架起了产业振兴的桥梁,推动遵义公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