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首页其他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全力夯实农村公路交通先行基础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作为贵州公路人如何“用脚步体现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一直是行业探寻、努力的方向。下面,结合农村公路建管养工作,我谈谈对主题教育的四点认识。
    一、守初心就是为老百姓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每一条公路。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强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地处中国西南云贵高原,总人口3580万人,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复杂的地理环境和繁重的脱贫任务,决定了贵州农村公路建设的艰巨性,也决定了贵州公路人的初心就是“为老百姓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每一条公路”。作为农村公路处支部书记,我始终围绕“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和“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的目标,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更加注重自身和支部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思想建设,通过多种形式,深化“三会一课”“两学一做”等活动,全面系统、深入思考、联系实际重点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落实的重要论述摘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处室干部头脑,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的理解,让每一个干部职工都清楚知道我是谁、为了谁?始终做到与群众心心相印,与群众同甘共苦,切实筑牢新时代意识、感恩意识、奋进意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握思想之舵,不断汇聚推动贵州农村公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磅礴力量。
    二、担使命就是高质量推进贵州农村公路事业发展。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2018年全国“四好农村路”管理现场会明确了今后的任务和使命就是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着力实施补短板、促发展、助增收、提服务,强管养、强引领、夯基础、保安全等八大工程。近年来,我们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战略、制定发展措施的根本遵循,准确把握“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坐标、实践路径,最大限度调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积极性。各地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农村产业布局等,以路为媒、路产互动,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创建美丽农村路1.6万公里,打造美丽农村交通经济走廊2300公里,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23个,其中,湄潭县、钟山区、石阡县、兴义市、习水县、荔波县成功创建全国示范县。全国示范县获评数与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等5省并列全国第一。同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2019年1月,我们以“不改变原路基、路面宽度,既不增加征拆,也不砍伐林木,最大限度保护生态资源”为前提,在从江县乡道党扭至打瑞河公路、镇宁县县道押浪至简嘎公路启动了县乡公路改造试点建设,试点项目已全部完工,平均每公里工程造价在100万元左右,高于大修、低于改造标准,试点项目成果得到了多位省领导高度认可。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高质量推进农村公路事业发展的使命,结合贵州实际,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发展规划、细化实施路径、合理确定技术标准以及保障措施和考核体系等,力求形成的政策既接“天线”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又接“地气”顺应群众期盼,做到思路清晰不摇摆、抓手有力不落空,最大限度激发各级公路交通运输部门发扬“重任在前当仁不让、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实干精神,为践行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而努力奋斗,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业绩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的绝对赤诚。
    三、找差距就是找准农村公路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找差距,就是要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找准思想上、工作中的差距,有的放矢进行整改。作为贵州公路的一员,为让各项惠民生举措落地生根,农村公路处要紧扣主题教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把调查研究、整改落实贯穿工作始终,围绕贵州“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结合省委改革办贵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机制问题与对策研究,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开展贵州县乡公路网络优化提升调研,以及“十四五”贵州农村公路建管养发展规划等课题,深入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问题突出特别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的地方开展调查研究,把情况摸清楚、把症结分析透,有针对性地列出需要整治的突出问题,为破解难题出实招、硬招,凡是不能高质量推进农村公路事业发展的举措都要调整,做到精准出招,招招制胜,为公路人认真践行初心和使命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需要国家相关部委解决的,与地方党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向相关部委呼吁解决,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四、抓落实就是弄清楚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怎么抓怎么干。抓落实是决策部署的“生命线”,也是完成工作的唯一“法宝”,更是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贵州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重要举措。所以一直有这么一句话“千忙万忙,不抓落实就是瞎忙,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那怎么才能抓好落实呢?那就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核心,做到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例如,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交通建设项目要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后,省委、省政府迅速落实,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举全省之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项伟大而神圣的工程,农村公路处是主要牵头的处室,作为支部书记,在三个年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要建成7.87万公里通组硬化路,让全省39867个30户以上村民组,1166万群众出门“不湿脚”,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既是一份政治考量,更是一份责任担当。我带领处室党员干部认真践行“五步工作法”,苦干实干,创新巧干,通过“一周一督查、一周一调度”工作方式,精准抓实了指挥调度、政策解读、部门联动、资金筹集、进度督导、质量管控、群众参与等关键环节,快速推进了项目建设,经过20个月的努力,全省完成投资459亿元,建成通组硬化路7.87万公里。同时,结合发现问题整改要求,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及省公路局党委的工作部署,为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高质量发展,在2019年农村公路重点工作中,提出了结合“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和“美丽农村路”打造,积极谋划县乡公路改造攻坚行动,为助力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同步小康夯实公路交通基础保障。在管理方面,鼓励推广“路长制”,着力提高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在养护方面,结合国务院即将出台的《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将年度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计划与各地养护资金投入、养护成效挂钩;并指导各地运用路况检测结果,科学制定养护计划,并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在科技运用方面,研发“四好农村路”管理系统,着力构建农村公路“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监督留痕、责任可究”和“立体化、可视化”农村公路建管养“数据铁笼”,为科学决策、精准调度提供基础支撑。
  新时代应有新担当,应有新作为,我将严格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主题教育要求,用脚步体现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增强斗争精神,应对各种挑战,高质量推进贵州农村公路事业发展,展现贵州公路人的忠诚干净担当。(省公路局农村公路处党支部书记、处长   张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