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交审批〔2024〕40号
黔南州交通运输局:
《黔南州交通运输局关于申请对S205瓮安珠藏至瓮水司及天文至江界河公路改扩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批复的请示》(黔南交呈〔2024〕5号)及相关附件收悉。你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该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了评审,设计单位按照评审意见对设计文件进行修改完善,并经咨询单位复查认可。根据《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S205瓮安珠藏至瓮水司及江界河至天文公路改扩建工程调整初步设计的批复》(黔交许可建字〔2020〕第188号)和现行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现批复如下:
一、调整批复范围
该项目原施工图设计于2017年12月29日批复。项目实施期间,因配套资金筹集困难,瓮安县人民政府申请珠藏至瓮水司段按照原设计批复标准进行建设,江界河至天文段(K0+000~K6+806,长6.806公里)由原设计批复路基宽度23米的二级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调整为路基宽度为8.5米的普通二级公路并对平面线位进行优化,完全利用老路进行拓宽改扩建,并于2020年9月17日完成了《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S205瓮安珠藏至瓮水司及江界河至天文公路改扩建工程调整初步设计的批复》(黔交许可建字〔2020〕第188号)。经研究,调减路基宽度及功能,满足近期发展需求,利于筹集配套资金和加快建设进度,原则同意进行调整,其余路段仍按照原施工图设计批复执行。
二、调整批复内容
(一)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1.本次调整的江界河至天文段(以下简称:本次调整路段)起于省道S205 江界河龙塘,与既有省道S205平面交叉,经交水、麦子坪,利用既有清水河大桥跨越清水河,经尖山坪进入天文镇,终点位于天文镇迎宾大道起点处,与天文镇迎宾大道顺接。路线全长6.805公里。建设规模与调整初步设计批复的6.806公里基本相当。调整后,项目全长16.485公里,建设规模与调整初步设计批复基本一致。
2.本次调整路段路基宽度由23米调整为8.5米,其它技术标准仍维持原施工图设计批复,即:按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的二级公路标准进行改扩建,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桥涵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为1/100,小桥、涵洞等为1/50,其它技术指标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有关规定执行,初步设计技术标准与调整工可批复基本一致。
(二)工程地质
施工图阶段工程地质详细勘察的工点布设、所采用的方法及工作量基本适合该项目地形、地质条件特点,符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的相关要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制的内容基本齐全,图表绘制符合相关要求。施工期应加强高边坡及取、弃土场等工程地质情况的复核,确保工程构造物及高边坡安全、稳定和牢固,确保取、弃土场安全、生态和环保,并结合工程地质核查情况,动态采取处治措施。
(三)路线
1.路线起终点、主要控制点和路线走向符合调整初步设计批复意见要求,路线总体设计原则把握较好,路线方案基本合理,指标选用基本恰当,原则同意路线设计方案。
2.调整施工图设计交通安全设施基本齐全,原则同意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实施中应严格按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JTG/T3381-02—202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22)等规范要求,结合路基施工情况对全线交通安全设施进行动态核查完善,加强长、大下坡路段、路基宽度渐变路段以及平交口交通管控等综合设计。波形梁护栏梁板颜色应统一为湖蓝色(色号:1201CBCC),护栏立柱颜色统一为白色,端部原则应进行外展。
(四)路基、路面
1.路基设计内容基本完整,路基防护、排水及特殊路基处治原则基本合适,满足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同意路基横断面组成、型式、设计参数及路基防护、排水和特殊路基设计方案。
(1)实施中要加强动态设计,充分利用废弃老路作为紧急停车带或路肩绿化带、停车休息区,路基宽度要利用有利地形及废弃老路段落尽量加宽路基。不同宽度路基之间应做好过渡处理设计。
(2)路基土石方填筑应优先选用挖余石方,要结合投资控制和地质条件加强坡面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设计。
(3)要加强弃土场排水、支挡、压实、绿化设计和实施控制,确保弃土场安全、稳定、生态。
2.路面结构设计参数选择适当,设计方案基本合理,原则同意施工图路面设计方案。路面结构组成为:6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封层(不计厚度)+透层(不计厚度)+3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厘米级配碎石底基层,总厚度56厘米。
3.项目实施期间应加强沿线地基承载力的复核,尤其对冲沟、凹地等路段,应结合实际工程地质情况,采取经济合理的处置措施,以确保路基强度、稳定性及耐久性满足规范要求。
(五)桥梁、涵洞
本项目共设置大桥90延米/1座,新建涵洞201.39延米/18道。
1.全线桥型方案及涵洞选址结合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布设,涵洞结构形式选用基本合理,原则同意全线桥梁、涵洞施工图设计方案。
根据河南省交院工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荷载试验报告,原则同意清水河大桥利用方案,原桥为1×80米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桥面组成为(净7.5+2×0.55)米,护栏为钢筋混凝土,桥梁全长90米。下阶段应根据桥梁检测报告结果对该桥进行必要的维修加固。
2.全线共设18道涵洞。涵洞布置基本合理,能够满足排水要求,所选用的涵洞形式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原则同意施工图涵洞设计方案。实施时应对沿线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补充调查,进一步完善涵洞细部设计,要做好涵洞进出口引排水设计,确保排水畅通。进口跌水井要设置人行踏步,以方便后期养护,涵洞上方路肩要增设帽石并醒目标识。
(六)路线交叉
原则同意路线交叉的施工图设计方案。与等级公路形成的平面交叉应逐一进行渠化设计,并完善指路标识。部分路段平交口位置主线纵坡较大,相邻平交口间距短,施工中要加强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完善安全警示标志,增设减速带,设置限速标志,确保营运安全。被交叉岔道铺筑长度不得短于10米。应在支路上设置减速带、标志、道口桩等设施。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安全管控措施。
(七)环境保护、景观设计
1.施工图设计中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基本可行,提出的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方案基本合理,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基本恰当,原则同意全线环境保护及绿化景观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施工杂物应统一堆放处理,弃土应堆放在指定弃土场,严格控制植被破坏面积,破坏后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植被生态重建和恢复,达到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2.应充分利用上挡墙、护面墙、停车区等设施,采用雕塑、文化墙、牌坊等形式,展现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和公路行业文化,提升公路建设品位和文明出行水平。
3.景观设计方案应立足于本项目的主体工程设计,结合项目投资情况合理控制建设规模。
(八)施工方案
1.本项目沿线涉及居民区等敏感区域,施工中应做好安全文明施工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2.实施阶段应加强主要平面交叉路段的临时交通安全设施的布置。
3.利用既有道路进行改扩建路段,施工期应按照半幅施工半幅通车、逐段施工逐段成型原则,逐段细化便道、便桥、临时标志等施工保畅设计,要加强冬、雨季的施工组织,确保工程质量,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运输影响,确保既有道路的畅通。
(九)施工图预算
本项目施工图预算依据《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3830-2018)、《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T3831-2018)、《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3832-2018)、《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3833-2018)、《公路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方案》(交办公路发〔2016〕66号)以及省有关规定进行编制,采用的编制办法、费率正确,定额选用基本合适,材料单价基本合理,工程量录入基本准确。
根据贵州省交通建设工程造价中心出具的审查意见,核定本项目施工图预算:
1.建筑安装工程费15546.04万元;
2.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4082.83万元;
3.工程建设其他费1393.74万元;
4.预备费630.68万元;
S205瓮安珠藏至瓮水司及江界河至天文公路改扩建工程两阶段调整施工图设计预算总投资为21653.29万元,较初步设计批复概算23205.44万元减少了1552.15万元,降幅6.69%。最终工程造价以竣工决算为准。
(十)其他事宜及相关要求
1.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实施,认真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选择从业单位,及时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施工许可等手续。
2.请你单位督促设计单位按照本批复提出的意见,动态完善施工图设计文件,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图设计组织实施。确需进行调整和变更的,设计变更应按照《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年第5号)和《贵州省公路局关于配合做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权责清单事项办理工作的通知》(黔路通〔2019〕98号)进行管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行变更设计。
3.请你单位会同地方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及时办理正式用地手续,实施期间要加强项目精细化管理,逐步推行标准化施工,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原材料管理,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施工措施,监督施工单位按相关法律法规合理使用安全生产经费。施工期间要切实做好项目建设期间沿线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作,不得随意取(弃)土石,要加强生态保护和资金监管,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建设精品工程。
附件:S205瓮安珠藏至瓮水司及江界河至天文公路改扩建工程调整施工图设计预算审查对照表.pdf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2024年2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