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黔东热土,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照亮一个又一个丰碑,鼓舞着一批批有志青年热血向前。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革命精神融入黔东儿女的血脉里,刻在黔东公路的基因中,化为一股股奋力前行的磅礴力量,推动铜仁公路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品牌创建引领 同心同向发力
巍巍将军山下,木黄会师柏依旧苍翠,昔日红二、红六军团爬过的崎岖小路,如今已化为平坦大道。这条跨越了90年时光的路,串联着先辈的勇往无前和今人的开拓创新,更目睹着铜仁公路管理局以“红色名片”塑造党建品牌、以党建品牌彰显品质公路的历程。
“走遍大好河山,我深有感触的是,留人的不光是风景,更是服务,真心感谢木黄养护站的工作人员。”从江苏一路自驾游而来的蒋女士,在352国道木黄养护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时正值汛期,蒋女士一行从遵义前往铜仁途中,雨漫车身,虽然人没受伤,但车上食品和日用品因进水无法使用。“沿线村民给我们推荐了木黄养护站,站内有可以搭帐篷的地方,也能为我们免费提供休息、做饭的场所。”蒋女士告诉记者,“昨天晚上到这里后,就不断有工作人员给我们提供帮助,真是暖心又安心,我们现在准备多在这里游玩一段时间了。”
“一直以来,我们都希望以服务站点为载体,为过往游客开启一扇了解公路文化和贵州红色文化的窗口,现在看来成效显著。”铜仁公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遍布铜仁公路沿线的公路服务站点,5个成功创建全国总工会“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3个列为省总工会省级服务站示范点,2个成为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系统服务站示范点,5个是铜仁市总工会市级服务站示范点。
巧用一根针,穿起千条线。服务群众的“暖心站”“补给站”,成为传播公路文化的“宣传站”“接力站”,这样的场景不仅出现在服务站点,铜仁公路管理局以党建品牌为种子,让服务群众的硕果结在公路沿线的各个角落。
武陵山脉,重峦叠嶂。黑色的沥青(水泥)路在山间蜿蜒,一支支骑行队伍倏忽而过……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354国道思南段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骑行队伍。
公路发展,三分靠建,七分管养。为守好、护好普通公路,思南公路管理段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生产动能,积极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以匠心守路,用科技护路。灾害防治工程项目上安装边坡自动化监测仪器,冬季易凝冻路段设置温度监测系统……10余种日常养护管理新技术的应用,实现思南公路管理段技术创新零的突破,其中3项技术应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品牌引领,润物无声。在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开路先锋·走在黔”和公路局“开路先锋意志坚·扛起大道上青天”党建总品牌的引领下,铜仁公路管理局从品牌名称、创建理念、创建机制、活动载体和实际成效5个方面细化党建品牌创建标准,用心培育打造“大道为公·开路先锋”党建品牌,总结提炼“543”党建工作法,突出目标同向、全局同心、发展同力,绘制铜仁公路高质量发展蝶变跃升的“同心圆”。
深谙“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铜仁公路管理局进一步发挥试点先行、典型引领带动作用,梯队打造精品党建品牌,以“示范支部”带动“群星闪耀”。如今,“1﹢13”公路党建品牌矩阵雏形尽显,实现了铜仁辖区品牌创建全覆盖,党建品牌实现“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向“全面覆盖”转型提升,党建品牌与廉洁文化品牌、公路养护品牌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成效显著。
品牌动能激活 公路提质增绿
从脚下铺展,向远方延伸,铜仁公路管理局把党建品牌的活力注入到主责主业的开拓、探索中,把公路高质量发展的图景勾勒在底蕴深厚的黔东大地上。
在352国道德江段党员示范路,公路灾害防治工程新修筑的混凝土挡墙上,道路演变史在能人巧匠的绘制下一目了然,下排25根抗滑桩形象生动展示了德江县傩戏、炸龙节等地域特色文化,枫香溪会议和党建品牌“大道为公· 开路先锋”内容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用心造景,意在化人,这些景观小品使得公路宣传无声胜有声,不仅活化了沿路的美景,更让公路文化入脑入心。”铜仁公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在地灾项目处置中用心用情,融合沿线红色资源、民俗风情,更是特色化打造了双峰山党建文化广场和坝黄公路文化苑,景观小品、特色垒墙和绿化布景点缀其间,妙趣横生的小品氛围让公路文化、红色文化传播得更远。
正是从党员示范路开始,铜仁公路管理局走出了一条党建品牌激活主责主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352国道印江段,501省道松桃段等10条总里程210.3公里党员示范路的相继创建,把品牌效应向社会延伸,把品牌福利带向群众。
夜色入怀,星河璀璨。沿501省道前往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城方向,两侧护栏散发的亮光与繁星交相辉映,这些波形护栏立柱的反光膜,让过往车辆能在黑夜中区分车道,提升路线辨识度,更让每一位归途的旅客安心放心。
清晰醒目的交通标线、简洁明了的指示牌、道路边缘的波形护栏、因地制宜的减速装置、高大稳固的边坡防护……铜仁公路管理局稳步推进10个地灾项目治理,完成2处省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督办点和20处市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督办点治理,党员示范路让旧路有新貌、新路质更高,群众出行质量得以提升,生命财产安全更有保障。
山路回环,云蒸霞蔚,林间气象万千,路旁格桑弥漫。时下,211国道思南段公路沿线花草烂漫,一株株新植的金丝楠木郁郁葱葱,不时有游客骑行、观光,景随车移,串联一路好光景。
而金丝楠木的培植,得益于2023年,铜仁公路管理局通过党建联建和多方协调沟通,在铜仁市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让4万余株新树苗在辖区公路沿线“安家落户”。
“林业局主动解决绿化树种是真的解了燃眉之急。近年来,沿着‘绿化学楠桥,养路学德旺’的足迹,我们持续提升绿色管养质效,始终秉持‘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通过‘横向聚力’激活红色引擎,最终和林业局达成一致,树苗由他们免费提供,我们负责管养,共同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增绿、助力。”铜仁公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以绿为底,红色助力,铜仁公路管理局不断消除绿化“断档”,增绿复绿2.3万平方米,管养公路绿化率达90%以上。
品牌链条延伸 以路兴业富民
在持续探索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路创建的基础上,铜仁公路管理局结合单位人才队伍架构,深入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为党员干部注入精神之魂、补足精神之钙,将党建品牌创建工作链条延伸到每一个重点领域、每一个关键岗位、每一个党员干部,让党建品牌的成效不断向群众倾斜。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铜仁公路管理局将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融入民生,充分发挥党组织动力主轴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群众多元需求,激发服务群众动力,绘就民生的温暖底色。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一场雪,造成德江县境内部分道路通行受阻,严重影响了群众出行。德江公路管理段党员先锋队队员坚守在天寒地冻中,铲雪除冰,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紧急救援。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月23日9时,一队婚车被困于203省道K140﹢526—K153﹢000段,新人十分着急。队员们了解情况后立即对受困车辆进行救援,疏通道路、铺撒融雪剂,待到能够正常通行后,指挥婚车车队有序通行。车队离开时,新娘新郎不断感谢在场人员,虽然天气寒冷,但现场氛围却是一片温暖。
养好一条路,盘活一片土,造福一方人。铜仁公路管理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热点问题,把改善公路运输服务品质,作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载体,真正做到以路兴产、以路兴民。
这段时间,矿沿农业发展责任有限公司甜甜的糯玉米成熟了,工人们正在厂房内忙着摘选、打包和组织运输。而这个位于326国道沿河段的厂房,2020年才建成。“得益于326国道提质升级,我们引入矿沿农业发展责任有限公司建立了新厂房,现在沿线5个村的150亩梨树和50亩桃树都得到流转。同时,村民的玉米和李子等各类农产品都能拿到这里销售。和以前相比,不仅销售渠道更广阔,农闲季节村民也能在这里务工,人均收入翻了几番。”黑水镇党委副书记曾东波介绍。
因路而变的不只是黑水镇。在352国道印江段,有一家名叫凤仪苑山庄的农家乐,是这段路上的第一家民宿,其经营者万金艳告诉记者,这条旅游路修好后,她就关闭了自己在市区内经营的酒楼,转身开了这家农家乐。凭借着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依托越来越多到梵净山观光的游客,万金艳近年来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00多桌,用餐人数达1000多人。
看到万金艳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梵天净土的名气越来越大,家乡的路越修越美,回乡创业就业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古老而雄伟的梵净山,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巨变,如今也正目睹着黔东儿女因路而富、因路而兴的美好图景。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12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