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安顺市,一条条公路迭代变更,在黔中大地上交织成网,他历经岁月变迁,承载着黔中经济发展的历史重任。
关兴公路(S105贵鲁线关岭至兴仁段)起于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止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顶效镇,北联上海市至云南省瑞丽市国道主干线贵州段,南接内昆铁路线,是贵州省公路网规划“二横二纵四联线”中的四联线之一,更是连接安顺市与黔西南州的重要干线,于2003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全线有桥梁88座,隧道13座,全长114公里。
2011年6月11日,安顺公路管理局正式接养关兴公路起点至北盘江大桥段(现桩号K168.636-K216.905),共计48.269公里,管养隧道6座,桥梁29座。
道路穿群山 桥梁拔地起
关岭自治县坐落于云贵高原东部脊状斜坡南侧向广西丘陵倾斜的斜坡地带,地势高低起伏大。在关兴公路未建设前,关岭到兴仁市的唯一通道仅有途经花江大桥的214省道,往返需要一天的时间,有限的交通条件不仅影响着群众出行,更是直接影响两地运输行业,极大制约着两地的经济发展。“产业要发展,交通须先行”成为公路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道路修建迫在眉睫。
关岭具备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崇山峻岭,地势险要,特殊的地理环境,给关兴公路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据安顺公路管理局关岭公路管理段工程师姚印急回忆,2000年初,安顺公路管理局工程处承建关兴公路第五标段,总长1.5公里,虽然路程不长,但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建设初期,由于缺少公路网络的支撑,材料设备只能借用关岭大石包村村道进行运输,路程遥远,施工难度大大增加,施工队伍只能自己沿着大山修施工便道。
“当时的条件艰苦,翻山越岭,因为没有路,全是悬崖峭壁,建设材料只能靠人工运输。虽然我们工程处技术人员少,但是从材料进场到实际施工,我们都紧盯施工现场,始终把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敢松懈,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修路,更是要修好路。”姚印急说。“为了赶施工进度,现场的施工负责人和施工员都是加班加点通宵修路,大家心里锚定了目标,只想快点修好桥、修好路。”
2003年12月31日,关兴公路顺利通车,它的建成通车将曾经关岭至兴仁一天的路程缩短至两小时,不仅推进了黔西南州与关岭及沿线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还加快了当地产业运输、资源利用和跨区域发展。
畅安舒美路 安全保障堤
一直以来,安顺公路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持续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建设让人民满意的交通。
积极推进养护工程实施。自管养以来,为保持公路正常运营,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安顺公路管理局对管养路段进行全面排查,结合交通量调查数据,综合分析交通事故发生原因,对隐患路段及时实施养护工程。2014年,对关兴公路管养路段实施路面中修工程、路面预防性养护微表处治工程,工程实施后,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直接提高公路安全通行能力;同年,根据贵州省公路局对2014年“畅安舒美”示范公路创建工作的安排,对关兴公路40余公里实施“畅安舒美”公路建设工程,对沿线桥梁、隧道、交安设施、绿化、景观等进行安全、美化提升,保持关兴公路安全、舒适、整洁的路域环境,让人民享受“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据统计,安顺公路管理局接养至今,S105线关兴公路实施的公路养护工程高达20余项,工程项目覆盖全路段路面修复养护、桥隧加固、交安设施安全精细化提升等,群众出行获得感、认同感进一步提高,公路也真正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
持续加强日常养护工作。不断完善公路养护工作机制,对沿线桥隧、在役边坡、重点路段、危险路段、穿城镇路段等常态化开展日常巡查、夜间巡查及经常性检查,及时掌握公路运营动态,对检查出反光效果差的路段增加清洗频率,确保各类标志标线齐全醒目、清晰完整。另外,每年都对损坏波形梁护栏、道口桩等进行更换,对脏污标志及可视范围内的“白色污染”和垃圾堆进行全面清理,定期修剪沿线绿化。据统计,2024年度对关兴公路共计路面修补3500平方米、施划标线2100平方米、补植绿化120棵,更换轮廓标1500个、隧道出入口安装地埋式太阳能轮廓标198个、更换波形梁护栏180米等。近三年来,关兴公路路况指标均达95%以上,沿线设施技术状况评定优良率均达到100%。
强化公路应急处置能力。为提升公路安全保畅能力,高效处置公路突发事件。安顺公路管理局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工作,每年定期在关兴公路沿线开展隧道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此外,由于关兴公路从群山穿过,山山相连,沿线高边坡较多,工作人员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对淤塞涵洞、桥梁伸缩缝、泄水孔等进行疏通清理,以确保排水设施性能良好;汛前对路基薄弱段及沿线排水设施开展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对边坡塌方、地质灾害点、高边坡、临崖临坎路段加强巡查和安全检查,保证道路行车安全。据统计,2024年,关兴公路汛期发生边坡坍塌、涵洞冲毁等水毁灾害8处,边坡及网内落石10余处,共计清理落石942立方米,水毁边沟785米,涵洞32道,进一步筑牢了关兴公路“安全堤”,公路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路畅产业兴 乡村振兴忙
为深化公路交通与地方经济发展融合,让公路更好地服务于美好生活,安顺公路管理局始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联合地方政府对沿线自然村、旅游景区、企业进行实地走访,一边宣讲交通安全、爱路护路、应急管理等知识,一边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努力探索“路产融合、路旅融合”发展之策,结合旅游景区、产业运输及人民实际需求,充分挖掘关兴公路沿线经济契合点,从服务区、停车区、观景台、农产品售卖点、指路信息设置等多个方面提供精准深度服务,推进沿线产业资源连点成线、串线成面,带动区域经济高效、融合、协调发展。
大道出深山,盘旋曲折的关兴公路如同一条深色的腰带,缠绕着国画般的山峰,环绕在贵州大地上,这一路串起了许多世界级风景。关兴公路旁的落叶大寨有落叶龙潭,潭水流经落拉河峡谷一小山坡顶顺势而下,形成一个高约50米,宽约40米的水帘,当车停在落拉河停车区,哗哗水声不绝于耳,抬头便能看见落拉河“小瀑布”。当车辆继续行驶,穿过桥梁隧道,沿途就能欣赏到如画般的山峦——国画山,“听说关兴公路是贵州的最美公路,我们跟着导航自驾过来的。一路下来真的好像在半空中行驶,沿途都在欣赏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真的很美很壮观,路况又好,很值得。”路过的司乘人员说。
关兴公路的壮美不只是沿途的自然风光,还有春天的枇杷,夏天的芒果,秋天的火龙果,冬天的果冻橙。沿线贩卖水果的摊贩也使得这条公路有了浓烈的“生活气”,“以前这里没有路,我们的水果、蔬菜只能背到县城去卖,要走半天,天不亮就要起来赶路了,自从这条路修好了,我们拉水果方便多了。”“特别是最近这几年,公路边有了定点摊位,不用跑城里,就有游客买我们的水果,旺季的时候还可以快递运出去,生活真的变好了。”摊贩们聊得热火朝天。
路与路相连,心与心相接。交通不仅是人民出行的载体,更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更加向往,对出行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