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路文化

我的青春色系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青春如画,每个人的青春都是多种颜色交织而成,或清冷或温暖,或单调或多彩,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色系。

四季交替,春来冬往,青春慢慢消逝在凤凰花开时,在乍暖还寒时,在百花争艳时,时光总是不等人,岁月也在悄悄向前走,几度花开花落,岁月的河流,也只可回首,不可倒流。

天蓝蓝,日头慢,桂花扑鼻,怀揣着警院录取通知书,我的青春有了藏蓝色。褪去青涩与稚嫩,剪掉过肩的长发,穿一身藏蓝,扛肩上一拐,相比其他大学枯燥的日子,繁重的训练,挥洒的汗水见证了一次次蜕变,一年又一年,匆匆又夏天,完成了以青春许藏蓝警服的画卷,藏蓝色的青春到达终点站。

风冷冷,霜挂树,寒气扑面,紧夹着单位报到的文件,我的青春有了橘红色。热情的面孔,亲切的称呼,怀着忐忑的心情,坐在了新的电脑桌前,上班前把墙上的同事们的工作照看了一遍又一遍,那是我们第一次相见,十五天的养护站锻炼,我深深爱上了“橘红色”。

青春里的橘红色,有这样一群人,一辆养护车,几把铁锹,几把竹枝扫帚,几个安全锥,还有几件印着“晴隆公路”的橘红马褂是他们的日常“装备”,扫公路、修杂草、清边沟、填坑洼、疏涵洞、排隐患就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工作,一群“橘红色”的公路人描绘出了沿线公路的“畅安舒美”。他们路为业,站为家,苦为伴,经风霜历雨雪,吸尘土抗风雨,斗酷暑战严寒,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公路的每个角落。

以往他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路况向好,他们仍默默坚守,不分冬夏,累时席地而坐,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又继续辛苦劳作。黝黑的皮肤,淳朴的笑容,在“橘红色”的衬托下,阳光好像更耀眼了。

大风吹倒树木横阻公路,他们就把大树移开;车辆洒落的障碍物挡在路面,他们就及时清扫;汛期坍方频发,他们就全天值守,连夜巡查。夏日炎炎,他们全副武装,抢晴天战雨天,铺沥青、灌缝补油、翻料摊铺,就有了平整而又牢固的路面。地冻天寒,他们不惧严寒,顶着寒风刺骨上路作业,用老茧密布的双手,在堆满积雪的公路上一次次清障,一次次除雪,一次次撒盐,只为“抗凝除冰保畅通”,让很多归家的游子赶上了年夜饭。

云懒懒,柳吐绿,飞燕回巢,提着驻村的行囊,我的青春有了鲜红色。走进兴合村,红旗飘扬,打开公文袋,一本脱贫攻坚手册,一枚党徽,一幅红袖套,开始了我的驻村生活。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来自各级单位的扶贫干部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来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用无言的付出谱写一首首的脱贫攻坚交响曲,用青春的汗水托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之梦,用实际行动默默耕耘在扶贫一线,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扶贫路上,他们常常披星戴月行走于乡间,奋战到深夜,写下了最有温度、最接地气的篇章,那时的他们心中升腾着信仰,脚下充满着力量,无论是在明亮的灯光里还是在朦胧的月色下,胸前的党徽和手臂上的袖套都是一股坚定的力量。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看到桌面弹幕显示的诗句,不禁感慨时光易逝,时间的脚步总是轻快,使人追赶不上,只留下无数光影供人回忆。

不知不觉参工已三年有余,看到母校的招生简章增设了专业,想着村里的樱桃已然过季了,看着挂在架子上的橘红马褂,也明白人生的意义在于拓展,我们要做的是一直努力,坚定的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无论我们的青春色系如何变化,青春的底色非红色莫属,回望百年奋斗路,是红色引领的风帆劲,是踔厉奋发的再启程。青春的画布长却窄,画不下初春时田间的油菜花,盛夏时海边的海螺,深秋时黄山上的日出,初雪时故宫的红墙绿瓦。时间是最大的革新家,花会沿路盛开,未来的路也是,就回头抱抱那些遗憾,怀着来时的初心,再出发。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