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路文化

丰收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秋风凉,满地黄,瓜果飘香,禾谷满仓。国庆节假期正值一年的丰收季,和小时候一样,天刚蒙蒙亮父亲和母亲就已出门,清晨还在睡梦中的我只隐约听到母亲叮嘱我记得吃早餐的声音。磨蹭吃完早餐,已是日上三竿了,听说要去小河边帮外公外婆收谷子,孩子们可开心了,我话音刚落,他们便迫不及待拉着我奔向田野。

凭着儿时的记忆,我们踏上了弯弯曲曲的小路,但没走多远,我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这里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以前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直通山脚的农田,坡度频急险峻的那段路经改道后也变得平缓。小时候下田干活,最累人的不是活,而是走这一段笔直陡峭的山路,散漫走一趟已是累人,还要背着一袋谷子往上爬,一天下来,感觉比背了一座山还累,那种辛苦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一到下雨天,鞋子就会陷进泥坑里,裤腿还会被路两旁丛生的杂草打湿,裤子上沾满密密麻麻的连草籽,扎得你浑身难受,这种草籽洗也是洗不掉的,得一颗颗地摘,可费工夫了。我正在路边猛力地拍照,恰巧遇到伯妈驾着装满玉米的三轮车从地里回来。寒暄几句过后,伯妈告诉我,国家政策好啊,这条路几年前就修好了,不过当年修的时候也是费了不少劲,要还是以前那条路,我这老胳膊老腿早就种不成庄稼咯。

和伯妈告别后,我又细细端详起这条多年未走过的路,亦或者说是重新认识这条新的路,除了满眼的欣喜还有初见的新鲜。站在山顶俯瞰,蓝天白云下,水泥路宛若游龙,从山顶尽情蜿蜒伸展到小河边,与满片金黄的稻田、碧绿的河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路边还多了几棵果树,树上红彤彤的柿子、一排排橘黄的野花、乡亲们种植的一块块翠绿的牧草和空中飞舞的蝴蝶,为公路增添了几分美意。小时候,看到路边的果子眼睛都会发光,必定要偷偷摘几个才肯走,但现在的孩子们已然觉得这不是什么稀罕物了,只管不知疲惫地一路向前飞奔,沉浸在家乡变化喜悦中的我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到田里时,父亲正挥舞着镰刀在收割,母亲在小心翼翼地拾起散落的稻穗,然后捆成一把整齐放在稻草桩上,一粒粒饱满的稻穗在太阳照射下金光闪闪,母亲说受干旱气候影响,今年的收成不如往年,话语间我明显感受到母亲的无奈。父母年纪大了,手脚和体力大不如前,我们姊妹多次劝他把家里的土地承包出去,但是他们非但不听劝,反而还多承包了几亩土地。母亲说,现在村里生产条件改善了,不需要像以前一样人背马驮,虽然种植粮食收益不高,但是自家不愁吃的,你们小时候虽然日子过得不富裕,但也没有让你们饿着过,再说买的哪有自己家种的天然健康。看着母亲在田里忙碌挪动的身影,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生活不会总是尽如人意,付出不会总能得到丰厚回报,看清后,依然用力去活好,或许就是母亲想告诉我的人生道理。

沉思片刻后,我随即跟着母亲忙碌起来,孩子们也在田里捉蚂蚱,抓蛐蛐儿,忙得不亦乐乎。不到半日,田里的金黄已经铺满了稻田。许是玩腻了,孩子们闹着要去小河边玩耍,找了一处浅水区,孩子们在一旁玩水嬉闹,我则静坐河边享受这难得的悠闲和美景,河对岸停了两辆车,换作以前应该停的是小木船,河边的几名垂钓者不时挪动着垂钓位置。清澈的小河水缓缓流动着,色彩各异圆溜溜的鹅卵石清晰可见,仿佛将我带回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那时候的我们觉得河里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宝库,下河捕鱼,抓小蝌蚪、捡漂亮的小石头,然后在大石板上尽情涂抹画画,简直就是天然的游乐园。回家时还不忘装上一袋河沙,炒出来的玉米又甜又脆还不腻,可是我们儿时最美味的零食了。母亲说沿着河边往下走还有一个农家乐,让我下次带他们去玩,我吃惊的同时也由衷感叹,家乡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

正午时分,太阳似乎还有点夏天的意味,我正愁着这一群熊孩子该怎么弄回去,父亲说车子就停在稻田上面的马路边,让我带着他们先往前走,不一会儿我们就踏上了回家的路。想起小时候为了节省走路的时间,我们几乎每天起早贪黑,中午就在田地里草草吃一顿便当,长大后崎岖难行的山路让我们屡次想去小河边看看又望而却步,这也是我多年没来这里的缘故。此次重走儿时走过的路,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村村通”政策红利给农村交通面貌带来的巨大改善,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

哼着歌儿,我们驰行在回家的路上,“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