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始终是公路发展的血脉、魂魄。它是一个行业的气质、风骨,提供源源不断动力、活力的巨大能量场。
从碎石路,到油路、水泥路、沥青路,再到绿色低碳品质路、智慧路,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再到“通衢兴金州 公路畅万峰”文化品牌集群建设,地处喀斯特万峰怀抱的兴义公路人,在金州大地上,烙下了兴义公路“通衢兴金州 公路畅万峰”的文化印记,一条条公路翻山越岭、畅行万峰,为社会大众提供美好出行新体验,文化建设成为了助推公路事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软实力。
党建引领 铸品牌之魂
近年来,兴义公路管理局积极发挥“路畅万峰”党建品牌引领作用,以创建文明单位为抓手,弘扬和传承“两路”精神、新时代贵州交通精神,推进“通衢兴金州 公路畅万峰”文化品牌建设,全力实现文化有特色、成果有影响、职工有信仰、整体有涵养、发展有力量的目标,构筑独具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成为助推公路事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软实力”。
G552线望谟至册亨公路繁花盛开
如何以文化品牌建设更好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提高公路发展的合力?兴义公路管理局充分发挥品牌的示范作用,经过了广泛征集、纵深探讨,打造了“一核多元”的文化品牌集群,以“通衢兴金州 公路畅万峰”作为全局综合品牌,相继打造了“民族团结一家亲 畅安舒美公路情”等六个子品牌,形成了“一核多元”的文化品牌集群,将兴义公路文化品牌建设工作推向了新高地。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隆冬时节,兴义公路人几夜未眠,顺利完成抗冰雪、保畅通的任务。在今年汛期,又及时抢救了公路险情,有效保障了群众的安全出行,类似这样的暖心故事时有上演。汛期来临,兴义公路人在应急处置工作中、恶劣天气下一次次逆行而上,形成了一道最美的橘红色风景线。这是兴义公路管理局创建文化服务品牌后,提升服务效能后最直观的体现,也是最日常的工作片段。
汛期转移受困儿童
品牌的价值和生命力在于其引领力和号召力。“通衢兴金州 公路畅万峰”文化品牌建设的落脚点始终是助推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交通强国建设。通过积极发挥“一核多元”的品牌机制牵引作用,不断厚植各子品牌的服务能力,把品牌的智慧“拧成一股绳”,把集群的力量“攥成一个拳”,取得了“强信心、聚民心、筑同心”的良好效果,展现出团结、奋进、拼搏、自信的兴义公路群体风貌,助推兴义公路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上新台阶。目前,兴义公路管理局管养14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公路养护质量不断向好。
以路彰文 展先锋之彩
“要继续深挖路旅融合潜能,积极探索公路本身的休闲、观光、服务效能,不断推进路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兴义公路管理局在全局公路文化建设暨绿化精品养护现场观摩会中强调。
黔西南州具有“气候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等得天独厚之优势,是中国内地最宜居之地,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黔西南·中国四季康养之都”品牌。
兴义公路管理局在“通衢兴金州 公路畅万峰”品牌建设过程中,根据黔西南州“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品牌定位,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公路+服务工作,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人民满意公路”的理念,以“通衢兴金州、兴路畅万峰”为主题,按照“一路一特色、路路皆有景”的总体思路,在管养公路以七项融合全力打造“文化公路”,增强了公路的审美功能和文化品位,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社会服务需求。
融合党建文化,“赤”心向党保服务。在552国道上,具有兴义公路管理局的党建总品牌“路畅万峰”的红色大字在具有特色创意的公路景观小品中,越发引人注目。又在246国道挡墙上,采用彩喷文字“修一条路 串一片景 兴一方业 富一方民”红色字样,简洁醒目,以党建品牌四大目标为主要内容,突出党建引领中心业务高质量发展;贞丰、册亨等公路上打造党员示范路或设置党员责任区,将先锋作用发挥在路上……在文化公路建设中,兴义公路管理局以党建为引领,将“路畅万峰”党建总品牌相关标语标志等展示在路上,以公路附属设施为载体,切实将党建与公路建设、养护等主业工作相融合,鼓励以党员为模范的开路先锋队伍的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不断提升公路服务品质。
国道552“民族团结一家亲·畅安舒美公路情”文化示范路
融合公路文化,“橙”意满满惠民生。在G552线册亨县境内路段设置肩扛铁锹、手拿洋铲的筑路公路人雕塑立体展现公路文化,极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在G552安龙县境内路段打造以“加油奋进跟党走,映路莲花别样红”为内容的公路文化景观小品,公路人的筑路场景和招堤荷花风景区相得益彰;G552线望谟毛油停车区中的“石碾”,是一代代公路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挥洒汗水的见证;在246国道上采用彩喷文字“通衢兴金州 公路畅万峰”橙色字样,设置“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文化景观和铺路石公路文化景观,让公路成为展示文化、宣传文化、弘扬文化的“第一窗口”和“主场阵地”……兴义公路管理局在文化公路建设中,合理利用公路附属设施、挡墙等增加文化设施,植入公路文化元素,展示“两路”精神、新时代贵州交通精神、公路发展历程、兴义公路文化建设总主题等,增添公路文化气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公路行业的认同感,进一步营造全民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
融合乡村文化,“黄”金大道正筑就。在公路沿线特色村镇如册亨陂鼐古镇、赵家渡村、万峰湖镇、坝盘村等设置相关宣传指示,方便游客前往游览,让路村相宜、景村相融,让沿线村民家门口吃上“旅游饭”;246国道、320国道等雾大路段规模化安装防雾灯或护栏柱帽式轮廓标,并在552国道、320国道、246国道等路段设置彩色防滑路面或鱼肚型导流线,在提醒驾驶者道路变化减速慢行确保驾驶安全,也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在夜晚点亮黄金大道,筑就安全畅通的“黄金大道”,让沿线村镇群众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提供保障。
国道320月亮堡坎彩色防滑路面
融合生态文化,“绿”美示范成样板。在G552线“民族团结一家亲·畅安舒美公路情”文化示范路两侧绿化带点缀三角梅、黄花槐、蔷薇、月季等色彩靓丽植物,30至50米有一花卉小景,打造色彩缤纷的生态走廊;在国道320沿线设置“晴隆二十四道拐欢迎您”“抗战生命线”等具有晴隆县地域特色的绿化景观,成为公路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在246国道一路繁花盛开,让人感觉非常惬意……在文化公路打造中,坚持绿化作示范,积极在G552、S105线、246国道、320国道打造公路绿化精品,以绿绘制生态美,打造“一条大道、两路风景、常年洁美、四季有花”的“绿化精品路”,编撰完成《贵州省黔西南州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绿化养护指南》,为路域补绿增彩,加强对公路绿化带的管理和养护,全面提升绿化养护水平,打造多层次、多色彩的公路绿化景观,既美化环境,又利于路域生态系统水土保持、消减噪声,抵消交通运输中碳排放。
国道320“二十四道拐欢迎你您”绿化景观
融合廉洁文化,“青”廉之旅润民心。在G320线晴隆县境内路段,在公路沿线“抗战公路观景台”“月亮堡坎·无字碑”“晴隆二十四道拐景区入口”等阵地,以融入道路和景区的“廉心路牌”“廉心墙”“廉心亭”“清心茶壶”“廉心人物”等为载体,通过展示爱国主义、公路勤廉人物事迹等,打造廉洁文化示范路,让游客在旅游中感受“一路清风”。在普安G320江西坡休息凉亭配以陆纳仗侄等茶廉文化小故事、结合传承“两路”精神、江西坡“万亩茶场”宣传普安县茶特点及普安县白沙古驿道等。贞丰S105线党员示范路利用展板展现红军长征过贞丰境内的红色故事……在文化公路打造中,将清廉文化融入公路,通过寓廉于景、廉景相融,设立廉洁元素公路景观,利用公路沿线停车区、休息区、观景台、休息亭、挡墙等公路功能设施,深挖当地廉洁元素,融入具有鲜明特色的廉洁文化主题,设立廉言廉语公路标识,彩绘公路廉洁故事,在公路上共打造公路廉洁文化阵地17处,发挥路网延伸浸润作用。
融合民族文化,“蓝”色布依更绚烂。在G552线册亨县境内路段停车区、服务区以石碑、宣传牌等形式穿插着“竹鼓舞”“转场舞”“布依戏”“八音”等“中华布依第一县”册亨县布依族传统民俗简介,进一步提升路域文化载体。在G552安龙县境内上积极挖掘黔西南州加油文化,在公路绿化带设置“加油公路、路畅人和”等景观,并利用路侧的宽平台打造布依族少女与少年深情抚琴对唱“阿哥阿妹来浪哨”景观,还有具有苗族“铜鼓”“牛角”“板凳舞”等元素,生动展现黔西南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在G246赵家渡观景台、万峰湖观景台内设置瀑布石、万峰石、民族文化彩绘等景观,积极推进路旅融合发展……在文化公路打造中,兴义公路管理局结合黔西南少数民族布依族的民族文化,分别在停车区、观景台等区域打造民族文化元素小品景观,架通民族地区发展“快车道”,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体现公路与民族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公路的畅通为民族团结提供基础,而民族团结为公路的建设与养护提供精神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国道552线上油迈候车点等车的布依群众
融合山地旅游文化,“紫”为文体旅发展。根据黔西南州山地自然特性和黔西南康养特色,以黔西南州提出的文体旅融合为依托,助推山地旅游,推进“公路+旅游”融合发展。在这条路上,种植三角梅等色彩艳丽的植被扮靓公路,黔西南州花三角梅以它那热情与坚韧,编织着四季的浪漫诗篇,吸引八方游客驻足沉醉,走进沿线村寨体验乡愁的味道,驱车在万峰间感受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并在246国道、552国道等设置宣传牌、景区、山地运动等展示图,方便游客游览观赏,以畅安舒美绿的公路服务让游客在驾驶时沿路感受黔西南山水魅力。同时持续提升公路服务设施功能性,目前共有服务区5个、停车区7个、10个观景台及休息区,均对外开放,安排专人值守及清扫,为过往车辆及行人提供了便捷优质服务。同时,为提升服务设施功能性,积极推动落实公路服务设施充电桩建设,安装服务区污水处理设施,使驾驶者和乘客在旅途中享受到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服务,推动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
坚定自信 续文化之脉
在溯源“根脉”、传承“文脉”、厚植“人脉”上下功夫。注重修志明史,传承意志,组织编纂《兴义公路管理局志》,真实记录和还原兴义公路发展历程,传承和彰显兴义公路文化。同时,面向全局职工、离退休老同志等征集承载公路历史和文化的老旧物件及资料,目前已经征集到水平仪、手绘图纸、“贵州省工业交通基建财贸群英会”纪念章、修建“两路”时使用的绒毯等老物件。还通过实地走访、采访老同志等方式深入挖掘公路故事,在兴义公路微信公众号、兴义公路报上开设“公路印记·时光故事”专栏。
结合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党建、中心工作、党风廉政等建设成效,打造“兴义公路文化展厅”,进一步传承公路精神、增进行业自信。展厅位于兴义公路管理局机关三楼,以精美的创意策划设计、图文及实物等展陈手段,成为彰显历史发展、传承行业文化的重要基地。
在组织新进人员参观文化展厅后,新进人员徐志敏作为一名“新”公路人说:“文化展厅一步一景,满目皆是历史的厚重感与使命感,让我充分了解兴义公路发展历程,也深深地触动着我,我将沿着前辈的光荣足迹,用心用情做好每一项工作。”这是兴义公路管理局以“加强机关建设、拓展文化阵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局不断优化载体、创新形式、拓展阵地,建设了党员活动室、职工书屋及文化走廊等先进、实用、有特色的文化阵地,发挥文化对推进机关建设和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的引领作用,让文化有更多的平台可依托,更多的空间可渲染。
下班后,在局机关职工活动室传来一阵阵悦耳的钢琴声……设施齐全的职工活动室,窗明几净的职工书屋成为了职工下班闲暇之余的好去处。职工活动室、职工书屋也在兴义公路管理局8个基层单位遍地开花。目前,兴义公路管理局共建设职工书屋9个、职工活动室9个、党员活动室9个。还注重离退休职工的文化生活,建设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
文化活动是文化品牌创建的重要载体。随着文化阵地的全面覆盖,一系列“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文化活动也在各个文化阵地里持续开展,极大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2023年以来,共开展读书活动26次、道德讲堂29次、演讲2次、摄影摄像1次,呈现兴义公路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达到以文化人的良好效果。
培育行业精神促实干。通过“通衢兴金州 公路畅万峰”文化品牌建设,兴义公路管理局努力打造出具有浓厚地域文化、体现时代文化、展示行业文化的文化体系,串联起对所有出行人员的用心、用情、用功、用智,将交通强国的力度、公路为民的温度,根植在每一位“开路先锋”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