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阡公路管理段以“三大体系”建设为主要抓手,将“七感”提升作为工作突破点,不断探索和完善“公路+旅游”路旅融合发展,更好融入梵净山旅游大环线,吸引梵净山游客尽享“慢”游,加快形成“晨起看山,晚沐温泉”的黄金三角旅游路线,构建起涵盖旅游公路、旅游景区、旅游配套以及旅游服务等环节的综合一体化运作模式。
通道体系——明方向 保安全 强体验
“我自驾出来旅行一个多月了,自进入贵州开始,最大的感受是公路蜿蜒曲折,要穿越崇山峻岭、峡谷溪流,虽然路途曲折,但路况条件很好,沿途风光旖旎,令人流连忘返。很难想象在这样地方修建这样的路所付出的艰辛与心血,感谢他们勤劳和智慧,让我的旅途自在悠然”来自浙江的自驾游客杨先生如是说。
石阡段锚定公路作为经济发展循环重要通道的职能,坚持全面统筹、重点突破、精细提升,从公路养护精细化提升入手,通过完善安防设施、公路标志标牌等附属设施,提高通道体系安全性和舒适性,构筑“畅安舒美”公路成为连接各景区的快通道。
安装安防设施
清洗标志牌
“精细+预防”,多管齐下提升“通行感”
石阡段以“畅安舒美”示范路为重心,以提升公路养护效能和品质为主线,强化精细化、预防性养护,夯实公路养护最后一公里,着重提升过往车辆“通行感”。通过积极探索实践“单位+企业+群众”养护模式,协同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应急处置、路域环境整治等工作,不断完善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有效改善提升旅游出行条件。自开展路旅融合工作以来,石阡段进行路面修补4万余平方米、清理水毁坍方4千余立方米。
路面修补
“四新技术+安防”,多措并举提升“安全感”
公路畅通,安全先行。强化高危边坡、临水临崖隐患治理,建立台账,创新运用“四新技术”和交通流量监测等手段,完善智慧会车信息服务系统,配置可变情报标志,建设“便捷畅通”智慧旅游公路,形成“人、车、路”一体化感知网络,保障公路旅游出行安全。采取“地毯式”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装主动防护网,修复波形护栏,重点在S203线K374.083~K377.083段进行智能会车系统、混凝土防撞墙和波形梁护栏LED雾灯、在G354线K1164.072~K1171.000段实践波形护栏立柱反光膜等“四新技术”,规范设置风景区及公路停车区标识标牌。据统计数据表明,“四新技术”实施路段与未实施时对比,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50%,实现了为道路安全保驾护航。
铺设震荡标线
“公路+产业”,多点串联提升“参与感”
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石阡段通过完善硬件设施供给,畅通经济流动渠道,充分调动公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感”。围绕打通产业发展交通瓶颈,以公路的“硬”底子支持产业“高”发展。旨在畅通“黔货出山”“优品进黔”双向流通渠道,把素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苔茶之乡”的石阡名片推向更广阔的平台,为慕名而来的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来感受“天然温泉”和“石阡苔茶”的独特魅力,打通物流网“最后一公里”,将周边乡镇优质农产品销送外地,形成以旅促产发展模式,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景观体系——连点线 亮景色 增乐趣
“石阡温泉泡上一泡,仿佛能洗去一身的疲惫,让人精神焕发。我们早就对石阡温泉有所耳闻,这次选择假期自驾过来亲自体验一番,一路上山水田园风光多种多样,自驾体验感十足”来自重庆的龙先生说。
石阡段锚定兴路为民的初心使命,坚持和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实施“公路+党建”工程,让鲜红党旗与秀丽风光交相辉映,形成一道内涵丰富的人文风景。
“党员+橘红”,多谋善为提升“体验感”
按照“一年一段示范路”的工作思路,化整为零,进行任务分解,量化创建目标,积极探索“党建+养护”模式,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以党员示范行动为主要活动载体围绕S203线路域灾害治理、绿化补植等主要方面开展环境净化、绿化补植工作,发挥党员在公路养护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全线路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让鲜红的党旗和橘红的马甲成为公路旅游的风景。据统计,石阡段在S203线(老屋基至长坳)完成行道树补植10200棵,其中楠木9200棵、木芙蓉1000棵,草花撒播5000平方米,打造“一条公路,两边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常年洁美”的公路自驾观光廊道。
党员先锋队
“田园+自然山水”,多种多样提升“新鲜感”
为营造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景观生态廊道,打造全域全时的旅游公路景观,加快优化与江口、思南两县的线路接驳,以石阡县城为中心,形成县内放射状旅游线路网络,串联起涵盖石阡温泉、五德桃园、枫香鸳鸯湖湿地、石固凯峡河山水、龙井仙人街景区、龙塘神仙庙茶园种植、困牛山红色教育基地、白沙本庄田园风光、河坝水果种植观光农业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并结合地域特色、景观风貌类型、历史人文及民俗文化等要素,在观景台、停车区、公路驿站设置全线旅游导览牌,分门别类地介绍各风景概况、特色和行驶路线规划,架构起一条人文自然风光皆备、景色丰富多元的公路旅游干线,打造县域旅游网络,增强线路的可玩性和乐趣性。
公路绿化效果
服务体系——强设施 优服务 显形象
“感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帮忙给我换车胎,我的这一车橘子就要耽搁在路上了”河坝果农田亚军激动地说。
石阡段锚定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完善硬件设施供给,提供有温度的暖心服务,让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享受到贴心的服务,也提升游玩体验,彰显铜仁公路可靠实干形象。
隧道检测
“便捷+娱乐”,多维保障提升“舒适感”
G354沿线的狮柳驿站为游客提供温馨便民服务,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停、吃、游、购、娱”需求,设置服务中心等管理服务设施、餐饮购物等配套商业设施、游憩设施、安全保障设施以及环境卫生设施。驿站商场上架石阡特产,助力“阡货出山”的同时,让游客感受到“冷可取暖、热可纳凉、食可上桌、渴可饮水、累可歇脚、急可如厕、轻伤可处理”的便利。此外,设置充电桩以满足电动汽车的需求,助力区域自驾游发展。
“服务+温度”,多情多义提升“好感”
狮柳驿站公路驿站是集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和志愿服务站为一体的综合性驿站,做好驿站工作,关键在志愿者。推动本身养护力量与志愿服务的双向转化,并广泛号召和吸纳更多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通过志愿者多元化,提升志愿服务水平,让驿站服务范围更广,真正做到为民解忧,彰显公路服务温度,提升人民群众对公路服务的认可度和好感。
志愿服务队
石阡段将继续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坚持“公路+文旅服务”的理念,依托旅游公路、旅游景区、旅游配套以及旅游服务的综合一体化运作模式,继续深耕路旅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美丽绿色公路创建、完善服务设施,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打造文化融合发展的公路景观,展现“畅、安、舒、美”新形象,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