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纵横交错的路网成为宏大的叙事背景,“贵州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的表述,已然被繁忙的奔驰景象所淹没。还是曾经的千山万壑,但“飞鸟不通”的感叹在7600公里高速公路、1500公里高速铁路的数据展示中,渐渐转化为“高速平原”的兴奋表达。尤其是正在不断加密的高速公路,彻底诠释“天堑变通途”的含义。穿越山川横跨江河,由公路大动脉延伸出来的绝美风景,使得山地旅游的现代演绎更加丰富,路网赋能的时尚生活,写满惊讶和激动,也写满期待和神往。
一路风行看美景页页翻新
从贵阳出发,沿着沪昆高速公路一路向西,每年的3月初到4月底,平坝段的两边,持续盛开的樱花向乘车路过者尽展妩媚笑颜。平坝农场的50万棵樱花树在路两侧形成浩浩荡荡的花海,招摇、热烈、隆重,让路过的人们目不暇接。
沪昆高速公路一侧的平坝万亩樱花 贵州图片库供图
平坝樱花仿佛是每年赏花季的启动密语,它的出现,意味着贵州的赏花游掀开盖头。2005年开始种植的平坝农场樱花园历史不长,但一面世就不同凡响。当年,平坝樟缘绿化有限公司种下50万株樱花,意在打造一个樱花王国,点燃每年春季的赏花踏春。樱花园的樱花分早樱和晚樱,早樱三四月份是盛花期,花为白色;晚樱4月底才会开放,花为粉色,花期长,花瓣重叠,大朵饱满,很有立体感。作为沪昆高速公路的“当家花旦”,平坝樱花园在贵州的春季旅游线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路,串起的是一幅幅山水画卷。在黔西北的赤水河谷,一条泛着红色光泽的旅游公路蜿蜒而下,长达160公里。作为全国第一条服务完善的快慢综合交通旅游廊道,它起于仁怀市茅台镇,途经习水县土城镇,止于赤水市区,包含160公里用红色沥青铺成的山地自行车道和154公里黑色沥青铺成的汽车道,主线分别由G212、S303和G546组成,设计时速40公里,全线共设置12个驿站、26个露营地、23个观景台和休憩点。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 赤水市文广旅游局供图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串联红色文化高地、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旅游地、中国山水康养旅游胜地、中国国酒文化旅游区、中国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区等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景观景点。游客骑着自行车沿赤水河往下游前行,河谷两岸是郁郁葱葱的植被,茅台驿站、沙滩驿站、九龙屯驿站、土城驿站、蔺州驿站、复兴驿站等地可以为你提供“歇一脚”的场所。该路把景区变成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形成“快进慢游”的旅游格局,是我省“公路+生态旅游”建设模式的新尝试,也是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从单纯满足出行功能向生态、旅游、消费等复合功能转变的新途径。
水黄公路是一条让人记忆深刻的旅游风景线。从黄果树到六盘水(水城),一路上的田野、峰林、河流、大桥等,呈现出不同形态的画面,汽车行驶在路上,就像游行在水墨丹青中一般。而厦蓉高速公路的贵阳至都匀段,沿路两侧多是苍翠簇拥的密林,尤其是路边的斗篷山风景名胜区,让人不由想起《爱丽丝梦游仙境》这部奇幻电影。
一桥飞架看气势雄奇壮阔
让贵州人引以为傲的桥梁,在奇峰突起河谷下切的山地,产生的效果不是惊险而是叹为观止。世界前100名高桥中有47座在贵州,堪称世界“桥梁博物馆”。贵州桥梁不断刷新的纪录让贵州频频获得“世界第一”,一座座大桥成为一处处新的景点。
平塘“天空之桥” 平塘县文广旅游局供图
从去年国庆长假至今接客量达36万人次的平塘特大桥,因其桥塔世界第一而被誉为“天空之桥”,今年4月获第38届国际桥梁大会“古斯塔夫·林登少”奖,该奖是国际桥梁大会为优秀桥梁典范而设的接触成就奖。这是北盘江大桥之后贵州桥梁再次耀眼于世界。一年300余天的大雾笼罩“天空之桥”,让穿行大桥的人们仿若瑶池仙境。平塘县利用这一优势,引资打造交通强国“桥旅融合”示范点,建设贵州首个桥旅融合观光园。而据此不远的大小井特大桥,刷新的记录表述是“世界上山区最大跨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两座特大桥在贵州南线旅游线上,弥漫出“世界级”的别样味道。
北盘江大桥 毕节市文广旅游局供图
作为世界第一高桥的毕都高速北盘江大桥,565米的高度无疑让游客产生诸多遐想。云南与贵州交界形成的大峡谷,缔造出“引人入胜”的优美意境,桥面至江面的565.4米垂直距离,让高山深谷瞬间变得不足为奇。而同样拥有“世界级”荣誉的镇胜高速坝陵河大桥,是世界山区第一座千米级钢桁梁悬索桥。站在370米高的桥梁蹦极,血脉喷张之际是无比的景仰,2019年1月12日,这座大桥刷新了吉尼斯蹦极世界纪录,为世界最高商业蹦极跳设施。在大桥景区可体验的项目有高空秋千、滑翔伞、蹦极、速降、跳伞、空中漫步、登桥观光等,“极限运动的理想去处”为景区贴上了“桥体旅”融合的标签。
自驾拉风是一种韵味,而欣赏大桥的雄姿则让人瞳孔闪光。太多的贵州特大桥,为旅行的人们提供了一道道风景大餐,如世界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斜拉桥——贵黔高速鸭池河大桥,世界梁式桥梁最高墩的毕威高速赫章大桥,世界山区最大跨径悬索桥——江习古高速赤水河钢桁梁悬索桥等,这些造型不一、特点独具的特大桥书写的不仅仅是风姿卓然的桥梁史,更是风情万千的旅游篇章。
一城横卧看表情笑靥如花
路与桥构成的高速路网,让人生出“高速平原”这样的时尚语汇。而在通衢大道沿线的那些城廓,如同耀眼的灯盏吸引游人驻足“赏光”。自2015年贵州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县通高速后,加密的线路不断提升沿线城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游人在任意的时间去任意的地方成为可能。
东西横向的黄平至施秉高速公路,与南北走向的石阡到剑河高速公路形成十字交叉,这个交叉点就是镇远古镇。在这座被誉为“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的古镇里,江风渔火、码头城垣、斜门歪道构成了旅游的底色,而与城廓隔河“对峙”的“国保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则用道、儒、佛3种宗教寺庙建筑诠释“三教合一”的和谐理念。
镇远古城夜景 贵州图片库供图
如果说㵲阳河成就镇远的风光,那么错综复杂的街巷和形状各异的古井,则深厚了镇远古镇的人文底蕴,石牌坊巷、四方井巷、复兴巷、仁寿巷、冲子巷、米码头巷、陈家井巷,四方井、猪槽井、琵琶井、园觉井等,让生活在这座古镇的人们平添一丝傲气,更让前来旅游的访客滋生一份豪情。
兰海高速公路由北而南,在贵州最南部的麻尾枝生出另一条高速接通荔波县城。昔日交通不便的荔波,而今不仅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包裹,还有航线抵达四面八方。自然景色与民族文化交织的荔波,如今打造融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艺术、贵州荔波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展演为一体,集旅游、运动、商务、休闲娱乐、商业及配套住宅于一身,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新型旅游服务核心区,即旅游小镇。它与闻名遐迩的小七孔景区编织成人文与自然的交响,每年1000多万人次的游客量,通过高速公路自驾出行的庞大队伍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对荔波而言,“路通百业兴”直接体现在旅游业上。
荔波古镇 黔南州文广旅游局供图
在黔西至普定高速公路、纳雍至清镇高速公路交叉穿过的织金县,县城的景致历来以人文著称。人们到织金旅游,东山寺、文昌阁、回龙庵、白衣庵、炎帝庙、斗姥阁、财神庙、南门塔等多处人文景点,是必然要去的地方。一座古城,竟有75处古迹,可见曾经的兴盛。2006年织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织金的人文游更显优势。
由路引来的景,由路引来的人,成就今天贵州的百业兴起,给贵州的旅游产业化带来了丰富的成色。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陆青剑
视频/六盘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