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弯弯连世界,重重叠叠系山巅”,透过夏日迷迷蒙蒙的雾霭,一条公路宛如银色飘带在黔山秀水间蜿蜒盘旋,不断延伸向远方。这,就是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
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由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袂推出,是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生态旅游康养区的重要举措。整个线路包含了以黎平肇兴为核心的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和以雷山西江为核心的苗岭传统村落精品旅游射线。其中,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全长135公里,沿线传统村落众多,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原生性保存完好,有中国最大的千户侗寨——肇兴、中国侗族大歌之乡——小黄、“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占里、中国挪威共建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等12个传统村落,特色各异、各美其美。这些传统村落串珠成链,沿途合理镶嵌了文创驿站、生态民宿、微度假营地、网红打卡观景台、神奇瑶浴、侗乡土灶火塘等配套设施。在这里,可以沉浸式体验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康养文化、农耕文化,田园牧歌、古寨炊烟、笙歌起舞、侗家油茶、云起云落、朝阳晚霞、行歌坐月,让人乐不思归、流连忘返,被称为“人间桃源、快乐天堂”的中国最美乡愁之路。2023年7月,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1号公路黎平段被列为贵州省“十大最美农村路”。
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穿过黄岗综合服务区
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共有9个综合服务区,从江境内3个,分布在高增乡岜扒村、小黄村和洛香镇三团村;黎平境内6个,分布在肇兴镇皮林村、登杠村、上寨村、纪堂村和龙额镇上埠村以及双江镇黄岗村。总建筑面积6370㎡,新建旅游小屋5栋,旅游公厕6座。
岜扒综合服务区
黄岗驿站以传承千年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为主题,沉浸式展示侗族大歌的渊源,可感受“饭养身,歌养心”的侗家文化魅力与风土人情;登杠驿站以非遗文化侗族油茶为主题,观茶树林,品侗族油茶、侗族非遗等,给来往游客提供侗乡旅游全方面体验,配备休闲书吧,视频直播平台等;三团驿站以世界三大洗浴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浴为主题,是来往游客滋润疲惫身躯的康养驿站;皮林驿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靛染为主题,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侗族靛染的制作技艺;日出驿站以一榫一卯见匠心的侗族木质建筑为主题,同时也是肇兴日出最佳观景台。每个驿站均配备有户外自助式柴火灶厨房,新侗式围炉火塘,侗族建筑模型手工体验,休闲书吧,还有本地农特产销售,及特色美食,游客可以在驿站劈柴做饭,围炉煮茶,品味美味佳肴,亲手体验非遗项目。环线之旅既能领略民族风情又能感受原生态的乡村生活。
黄岗综合服务区
从江县洛香镇四联村是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串联的众多村寨的其中一个,2021年6月被列为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在谈及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穿过四联村,给大家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时,村党支部书记肖进勇说:“旅游环线修到家门口,我们出门很方便,这条路既好看又好走。自“村超”开赛以来,我们村每天都有四五百人来旅游打卡,民宿天天客人爆满,周边也有很多人过来游玩,有的从黎平双江开车几十分钟来到这里。最近村里的游泳池每天都有1万元左右的收益。四联村有200户879人,村民主打发展中药材产业,种植何首乌、钩藤等。村里的土地除农田外都用来种植药材,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 ”的模式发展旅游业,谷一旅游公司今年给村里分红达30万元。有的村民还卖西瓜、杨梅、葡萄等水果来增加收入。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有的家修起了新房子,有的家用旧房改造成民宿接待游客。村寨变得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美丽。都是党的政策好啊!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话语间,肖支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穿过侗寨四联村
谷一旅游公司与四联村合作发展旅游康养产业,据负责人姜玲介绍,目前该公司建有游泳池一个,独栋民居20余栋,含民宿共42个床位。旅游环线修通后,四联村作为肇兴至黄岗、小黄、占里等旅游景点中途落脚点,为过路游客提供吃喝玩乐服务。贵州“村超”举办以来,接待游客8600余人次,经营收入大约26万余元,客人来自广东、湖南、广西、贵阳、凯里、黎平等。通过不断加强对四联村寨、旅游服务的宣传,提升了四联村旅游名片的知名度,大家都“慕名”而来,给公司后期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下一步公司将打造以特色村寨体验、品尝侗家美食、民俗住宿、夏季游泳、夏冬春季体验瑶浴,四季观赏田园荷花、向日葵、油菜花、薰衣草等综合游玩体验中心。计划在现有的设施基础上,继续完善烧烤场、游乐场,提升高粱寨梯田观光设施和民宿、农家乐打造,不断提升四联景区旅游服务和接待能力,全力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康养圣地。
石利民从贵阳和朋友一起来黔东南跟团旅游,旅途中,他感叹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侗乡传统村落精品旅游环线道路行车舒适,沿途风景优美,蕴含着绿色生态的风光;综合服务驿站便民,各具特色,富有民族元素。四联村“颜值”很高,泳池清澈,荷塘民宿、农家小院等极具民族特色魅力。在村寨驻足,听侗族大歌,品侗族美食,享受生态睡眠,可疗养身心。黔东南生态环境优美,民俗文化浓厚,人民友好热情。
公路驿站内琳琅满目的侗乡农特产品
近年来,黔东南州以“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为契机,以美丽农村路为纽带,结合和美城乡“四大行动”,推进农村公路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特色资源、体育运动、传统村落、生态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将生态文化、民族文化与公路文化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四好农村路+N”融合发展。
这是一条民生路,串联起苗乡侗寨千家万户,带动乡村产业兴旺,群众致富,共同建设和谐美好家园;这是一条连心路,将各族同胞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共同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这更是一条开放的路,将黔东南古老神秘的民族文化呈现给世界,赋予“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无限希望。它为贵州“村BA” “村超”赋能,助力经济社会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跑出加速度,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生机勃勃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