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到万峰林看最早的油菜花,到万峰湖戏水,到乡村感受少数民族风情……来自广西的周女士一家沿着246国道自驾到兴义,她感叹,“贵州交通真是一年比一年便捷,又充满文化气韵,路旁的三角梅开得红红火火的,路又好又平稳又美丽,感觉非常惬意。”站在246国道万峰湖观景台,可以欣赏到明镜般的天字湖镶嵌在十万大山之间的壮美景色,吸引很多游客拿出手机记录下美丽的风景。
游客与320国道景观小品合影(张晴 摄)
近年来,兴义公路管理局聚焦黔西南州“康养胜地、人文兴义”城市定位,创建“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的目标,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公路+服务工作,以“通衢兴金州、兴路畅万峰”为主题,按照“一路一特色、路路皆有景”的总体思路,在管辖的14条国省干线公路,植入党建文化、公路文化、廉洁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全力打造“文化公路”,增强了公路的服务水平、审美功能和文化品位,推动交旅融合发展。
552国道“加油安龙 路畅人和”绿化景观(郑金强 摄)
绿化精品养护 扮靓公路引客来
迎着冬日的暖阳,走进花香四溢的552国道文化示范路,两侧点缀着三角梅、黄花槐、蔷薇、月季等色彩靓丽植物,30至50米就有一花卉小景,成为色彩缤纷的生态走廊,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还吸引省内外同行到现场多次观摩交流,得到一致好评,并被选为全州观摩现场和全省观摩现场。交通运输部科研院两次到该线技术调研。在9月26日,又成功举办公路文化建设暨绿化精品养护现场观摩会,得到当地文旅局的高度认可。兴义公路管理局编制的《贵州省黔西南州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绿化养护指南》也已通过贵州省公路学会团标立项评审,树立设施全、环境美、服务优的行业标杆。
320国道“二十四道拐欢迎你”绿化景观
320国道“晴隆二十四道拐欢迎您”“抗战生命线”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绿化景观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流连忘返。
这些都是兴义公路管理局打造公路绿化精品的成效之一。近年来,兴义公路管理局坚持绿化作示范,率先在黔西南州境内的552国道、246国道、105省道开展公路文化建设暨绿化精品养护示范创建活动,打造了多层次、多色彩的公路绿化景观,既美化了环境,又利于路域生态系统水土保持、消减噪声,抵消交通运输中碳排放。并为满足绿化养护苗木补栽、更新需求,利用闲置土地完成绿化苗圃基地建设。同时,全面提升绿化养护水平,加强对公路绿化带的管理和养护,打造绿化景观明显、文化氛围浓郁的“绿化精品路”。
公路绿化养护
凸显地域文化 乡村旅游受追捧
兴义公路管理局在552国道公路上修建坡鼐“畅安舒美”幸福广场,占地30多亩,充分利用村寨的原始生态和古树群自然景观,与古寨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AAA级旅游景点。还在服务区、停车区,以石碑、宣传牌等形式穿插着“竹鼓舞”“转场舞”“布依戏”“八音”等“中华布依第一县”册亨县布依族传统民俗简介,生动展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552国道旁的岩架镇弄应村村民蒙云志笑着说:“552国道如今建设得如此靓丽,来玩的人也越来越多,村里人收入提高了,更有奔头了”。
552国道“畅安舒美”幸福广场带来坡鼐古村旅游热(卢彪 摄)
在552国道安龙县境内上积极挖掘黔西南州加油文化,在公路绿化带设置“加油公路、路畅人和”等景观,并利用路侧的宽平台打造布依族少女与少年深情抚琴对唱“阿哥阿妹来浪哨”景观,还有具有苗族“铜鼓”“牛角”“板凳舞”等元素,成为周围群众常去的打卡点,还有少数民族群众自发给牛头装饰挂红表示祝福。
在246国道赵家渡观景台、万峰湖观景台内设置瀑布石、万峰石、民族文化彩绘等景观,积极推进交旅融合发展……沿着公路,满目青翠层层铺染间,不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更能探寻到流淌在少数民族村寨里的乡土文化与民族风情,吸引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游客李贞说,她喜欢自驾游,通过串联城乡的公路,欣赏秀美的自然风光,领略不一样的民俗风貌。
552国道安龙路段景观小品(郑金强 摄)
近年来,兴义公路管理局将公路建养与乡村振兴发展紧密融合,结合地域文化,分别在服务区、文化广场、休息区、停车区、观景台等民族文化元素景观小品,让路村相宜、景村相融,将景区与乡村旅游点串珠成链。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沿路休闲采摘基地,购买村民种植的农产品,到乡村土菜馆、民宿旅店里消费,“旅游公路”向“公路旅游”转变,沿线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552国道振兴坡鼐古寨
传承公路文化 快旅慢游深体验
在552国道册亨县境内路段设置肩扛铁锹、手拿洋铲的筑路公路人雕塑,立体展现公路文化,极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
“最美公路人”雕塑
在552国道安龙县境内路段打造以“加油奋进跟党走,映路莲花别样红”为内容的公路文化景观小品,公路人的筑路场景和招堤荷花风景区相得益彰。
中国第一代压路设备——石碾
552国道望谟毛油停车区中的“石碾”,是一代代公路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挥洒汗水的见证……一条条独具兴义公路特色的文化特色路,正从“看风景、赏山水”向“品文化”迭代升级,让游客体验“人在路上、路在画中”的从容与浪漫。
兴义公路管理局不仅注重安全便捷通行,更强调深度慢游,坚持突出公路文化特色,合理利用公路附属设施、挡墙等增加文化设施,植入公路文化元素,展示公路发展历程、公路行业先进典型人物等,增添公路文化气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公路行业的认同感,进一步营造全民爱路护路良好氛围,架通民族地区发展“快车道”,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交往交流交融。2023年,局属两个单位安龙公路管理段、望谟公路管理段获评黔西南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552国道云上小寨特色农产品售卖亭
植入廉洁文化 “廉旅”融合润民心
“这个廉心亭很有特色”“可以在清心茶壶这里打个卡发到朋友圈……”让往来司乘人员夸赞不已的便是320国道。兴义公路管理局在320国道晴隆县境内路段“抗战公路观景台”“月亮堡坎·无字碑”“晴隆二十四道拐景区入口”等阵地,以融入道路和景区的“廉心路牌”“廉心墙”“廉心亭”“清心茶壶”“廉心人物”等为载体,展示爱国主义、公路勤廉人物事迹等,打造廉洁文化示范路,成为打卡热地。
320国道观景台连心亭(张晴 摄)
“扫一扫展板上的二维码,就能了解公路文化、清廉文化……”驱车行驶在552国道望谟至油迈段公路上,一块块清廉文化主题宣传展板在毛油停车区、云上小寨、公路沿线停靠站“亮相”,吸引过往群众扫码观看。
在320国道普安县江西坡休息凉亭配以陆纳仗侄等茶廉文化小故事、结合传承“两路”精神、江西坡“万亩茶场”宣传普安县茶特点及普安县白沙古驿道,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廉洁文化。
320国道清心茶壶景观小品(张晴 摄)
兴义公路管理局将清廉文化自然融入公路,利用公路沿线的停车区、休息区、观景台、休息亭、挡墙等公路功能设施,共打造了17处公路廉洁文化阵地。这些廉洁元素串珠成链,加速了文化、旅游和清廉三者之间的互融互促。
完善服务设施 山地旅游“国际范”
北盘江大桥 雷文兴 摄
在网上,常能看见网友自发地评论到“虽是省级公路,但建设得非常好,除了中间没有隔离带以外,几乎和高速没有什么区别”“关兴公路最令人震撼的景色就是北盘江大桥一带了,北盘江景美得震撼,北盘江大桥更是震撼”,网友所说的关兴公路就是兴义公路管理局打造的贞丰105省道党员示范路。很多游客在北盘江大桥服务区停留下来欣赏壮美的峡谷风光和气势恢宏的大桥。
354国道猫坡停车休息区植入了民族风情和红色文化元素,往来游客都不免被北盘江畔的美景所吸引,停下车来在休息区驻足休息,拍照留念,远处是红军长征时经过的白层渡口,不少周边游客到白层渡口重走长征路,看看风景,爬爬山,感受当年革命先辈们的辛苦,感慨现在的山河盛世。
因路兴旅游,绵延大山不再是发展的桎梏,兴义公路管理局管养的七百多公里国省干线与沿线山河风光相辉,形成了一道壮美的风景线,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外省骑行游客为552国道公路文化暨绿化精品建设点赞(郑金强 摄)
近年来,兴义公路管理局多次对通向旅游景点的多条国省干线公路进行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围绕黔西南州打造“万峰成林处、阳光黔西南”文旅品牌,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打造文化内涵丰富、服务设施完善,民族文化元素多样的观景台、休息区及农产品销售卖点,方便群众旅游观光和售卖农产品,让歇脚点变新景点,服务地方旅游业发展。目前共有服务区5个、停车区7个、10个观景台及休息区,均对外开放,安排专人值守及清扫。同时为提升服务设施功能性,安装服务区污水处理设施,积极推动落实公路服务设施充电桩建设,以优质的公路服务助力黔西南州成功举办6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把黔西南推到了国际山地旅游发展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