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处中国西南云贵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贫困程度深,贫困面积广,贫困人口多且主要分布在地处偏远、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自然村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推进慢,农村交通基础一直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十三五”期间,贵州着力破解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于2017年8月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并用不到两年时间建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7.87万公里,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100%通硬化路,惠及近4万个村寨1200万农村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3万人。
德江县荆角乡角口村通组公路。冯胜彦 摄(贵州图片库发)
精准施策 破解农村出行“最后一公里”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曾经贵州农村出行最朴实的描述。
据统计,2017年6月底,贵州近19万个村民组中,30户以上村民组通畅率仅68.9%,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外面资源进不去,农村农产品出不来,农村交通成为亟待破解的瓶颈问题。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农民群众的强烈期盼。
省委、省政府找准致贫穷根,果断决策,在2017年8月启动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将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放在“四场硬仗”“七大战役”之首,全力破解交通瓶颈制约农村发展的难题,实现全省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为保障“组组通”硬化路建设顺利建设,我省出台《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实施方案》,并以此作为主体框架,省交通运输厅又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形成“1+N”个政策体系。体系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组组通”硬化路修的范围是多大、修的标准是什么、修路的钱从哪里来、钱来了谁来修、修好了怎么养等问题。
共同发力 多部门合作一盘棋修路
目标已定,说干就干!
“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任务大,时间紧,在全国更无经验可循,为高质量推进通组公路的建设,我省集全省之力,全面推进“组组通”硬化路建设。省直部门主动作为,共同抓实资金、土地、林地、砂石料场、用水用电、炸材供应、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等要素保障。省财政厅积极协调贵州银行、贵阳银行及时向通组硬化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省林业厅专门印发通知,优化林业用地审核审批程序;应急、自然资源、工信、公安等部门也相互配合,通过增设临时料场、加大水泥调度和价格控制,保障农村公路建设需求。省委组织部举办“新时代大讲堂”3期约2.4万人次的专项培训,省交通运输厅分赴9个市(州)开展专题培训,确保了通组硬化路管理者、建设者、监督者熟练掌握政策制度、工作流程和质量管控。
同时,全省纪检监察机构将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作为全省第一民生工程,基层一线民生监督员全程参与跟踪监督,推动了通组硬化路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此外,面对艰巨的建设任务,省交通运输厅在全国率先研发农村“组组通”硬化路监管平台,对近4万个项目的项目库建立、计划下达、招投标、施工合同、实施进度、资金使用、质量监督和养护管理进行动态监管,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形成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监督留痕、责任可究”的完整信息链条,为精准调度、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摆脱桎梏 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一条条通组硬化路的建成,一辆辆货车开进了山区,一辆辆农用车开到了田间地头,通组硬化路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还提高了农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有效带动了农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据统计,自“组组通”实施以来,各地组织当地贫困群众组成劳务队经培训后参与通组硬化路建设,增加贫困群众就业收入渠道,沿线受益群众达1200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183万人,带动农业产业发展500万余亩,乡村旅游村寨突破3000个,新增农用车等38万余辆,通组硬化路已成为老百姓满意度最高、获得感最强的民生工程,交通扶贫脱贫率先突破。
更加让人振奋的是,交通巨变推动了产业巨变,农村产业革命进村入寨精彩纷呈,黔货出山如猛虎下山。如今在贵州高原上,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画卷,伴随着春天到来的脚步,沿着“组组通”公路的路线,正在村村寨寨铺展延伸。
延伸阅读:
路通产业兴
如今走进从江县加勉乡,新鲜事一个接一个。贵妃鸡养殖、辣椒种植、民宿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村民依托产业过上小康生活。
这一切的变化来源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变。加勉乡位于从江县西南面,地处月亮山区,距县城110公里,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在2017年以前,加勉乡由于路不通,当地村民常年生活在闭塞的小山村,几十年没进过省城贵阳的老人比比皆是。
2017年12月28日,从江县加勉乡趁着好政策的东风,率先在全省20个极贫乡镇中实现农村公路“组组通”。全乡23条通组路124.5公里、15条产业路40.92公里、11座桥梁工程329.5米,打通了全乡内的交通。
“以前,咱们这里因为不通路,村里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外面的信息也进不来,现在路通了,感谢党和政府!”加勉乡加模村村民吴老和激动地说。
农村“组组通”公路建成后,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更有力促进农民群众的创业致富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
“如今我们在加勉乡全乡种上了辣椒,通过便利的交通将辣椒运到贵阳、遵义去卖,这不仅带动当地村民发展,更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贵州交通集团驻加勉乡脱贫攻坚办公室主任彭江林说,依托当地已经发展的交通和集团中国辣椒城的管理、技术、平台等优势,加勉辣椒成熟后可直接送至遵义市虾子镇的中国辣椒城进行销售,真正实现“产销一条龙”。
不仅有辣椒,加勉乡还有了第一个三星级民宿酒店——云上小屋,该酒店自2019年5月21日开始试运营至2020年10月26日,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9.37万元,累计完成接待2966人次,盈利27.93万元,同时为当地8名工作人员发放工资33.6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