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行进在德江县的乡村间,一条条笔直宽阔的公路,阡陌纵横,穿山越水,缩短了城乡距离,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沿路两排行道的树木青翠挺拔,路旁花朵盛开,蜂飞蝶舞,车行途中,如入画间。
公交车由县城开往高山路段
路通则民富
夏日骄阳似火,尽管如此,堰塘乡先锋村的赵成富却忙不迭地用背篓往自家西瓜地里背运西瓜至路边。“今早已经卖了两大筐了,我这儿的西瓜甘甜多汁,光靠一天背来放在马路边上卖,一年都要卖上十来万。”
在班竹园至丰林的这条公路沿线上,马路平坦宽阔,路面干净整洁,赵成富在公路旁搭起一个帐篷,做起了“路边经济”,向过往司乘人员销售自家种植的西瓜,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甜蜜十足。
“以往我们这些马路坑坑洼洼,中巴车路过都是哐哐锵锵的,私家车更是少见。”赵成富坦言,由于以往家乡的路况不好,发展什么产业都没有信心。
据悉,班竹园至丰林公路位于堰塘乡和合兴镇境内,全长15公里。行政等级为县道,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5.5米。为满足“公路+产业”“公路+旅游”发展需求,更好地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带动公路沿线产业规模和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该公路于2017年进行了改善提升,2023年入围全市“十大最美农村路”。
班竹园至丰林路段
“该路段累计完成栽植红叶石楠球、茶花球等灌木1500棵,小灌木25600株,沿线直接受益群众达10000余人。目前,公路沿线有葡萄基地1200亩、烤烟基地2500亩、茶叶基地5500亩,蔬菜基地500亩,油菜基地1500亩,‘稻蛙’养殖基地200亩,群众家庭户均收入增长2000元,同比增长15%。”德江县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养护中心主任代泽蓉介绍。
“路修好了,我赶紧抢占先机回村发展西瓜种植,现在交通方便,我不仅能够在基地门口销售西瓜,也方便了上门批发西瓜的客商,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我的收入。”赵成富乐呵呵地说道。
路好则业兴
立秋过后,三伏已接近尾声,飒爽的秋色正在傩乡大地缓缓铺开。
沿着G326国道一路行驶,宽阔的柏油马路两旁的房屋错落有致,路过复兴集镇几分钟后,便来到了贵州徐源辣椒实业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声隆隆,辣椒在流水线上源源不断地进出,工人们分工协作,一袋袋打包好的辣椒整装待发,准备运往省内外市场。
“近段时间是我们辣椒加工的高峰期,每天收到鲜辣椒70吨左右,能够加工成干辣椒15吨左右,基本上每天都是白加黑连轴转。”车间负责人田维超告诉记者,得益于交通便利,公司的辣椒加工完后,很快就能在遵义和重庆上市,卖个好价钱。
告别复兴镇,驱车行进在梅子至平原公路,很快就到了远近闻名的“养牛村”——坳田村。进村不久,一个木制门头屹立在马路上方,“平原坳田肉牛养殖园区”几个大字,映入眼帘。
园区内牛儿“哞哞哞”的叫声此起彼伏,坳田村肉牛养殖园区里开始热闹起来。
平原镇坳田村肉牛养殖园区
“我们村276户1100多人,有102户养牛,其中养10头以上的就有40多户。”在园区内,坳田村党支部书记彭洪刚介绍道。
坳田村肉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运输条件。彭洪刚表示,县乡村的公路平整畅通,肉牛能够随时出栏运送,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
据悉,梅子至平原公路是德江县复兴镇梅子村连接凤冈县和通往务川县出境路的主要交通要道,全长14.5公里,道路全线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该路与国省干线、县乡支线连接贯通,沿线连接村与村之间断头路,实现内、外环线的勾连,将沿线的茶叶、肉牛、辣椒等特色产业进行无缝衔接,将一条美丽的农村路变成了产业路、黄金路、致富路。
路畅则民便
“现在回趟高山非常方便,在家门口就能乘车,票价也才几块钱,马路平坦,公交车干净整洁,坐车来回再也不像以前那种晕车一路吐回家。”高山镇居民张玉婵高兴地说道,儿子家在县城惠田小区,平时从高山到德江看望孙子,陪孙子玩几天再回去,在小区门口就能坐到直达公交,路况也好。
游客在潮砥镇牌坊村垂钓
“截至目前,全县开通12条公交线路,在营公交车129辆,新能源公交车占比100%;已建成综合客运站1座、乡镇综合服务站14座、便民候车亭298个,建立通村站点332个,形成了‘乡镇有站、村有亭’ 的客运站亭网络。”德江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殷修杰介绍。
“这里交通方便,风景宜人,水质好,鱼类品种多样,是钓鱼的理想场地。”一大早,垂钓爱好者张爱进与十多个“同道中人”坐在潮砥镇牌坊村冷水鱼养殖基地前,开始了一天的垂钓,享受着山野山村的慢节奏生活。
“以前路况不好,开车从德江出发,堵车的时候要将近2个小时,路边扬尘也重,本想回乡创业,奈何交通因素,做什么都没有信心。”冷水鱼养殖基地负责人沈齐坦言,自长堡至潮砥的沿线公路建成后,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自驾到周边游玩的市民陆续增多,他也回乡开起了集垂钓、烧烤、棋牌于一体的农家乐,还将家中的老屋进行重新装修,方便回家居住。
路,是出行的通道,更是发展的希望。截至2023年底,德江县农村公路管养总里程达4557.378公里。全县344个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水泥)公路,乡镇通班车率达100%、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2016年被省交通运输厅命名为全省第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21年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